首页> 中文学位 >自组织理论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h】

自组织理论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1.1“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反思

1.1.2自组织理论概述

1.1.3篮球专修课教学社会作用的转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自组织理论的研究

1.2.2有关基础教学理论及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

1.2.3自组织理论在教育及体育中的研究

1.3本文的创新之处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问卷调查法

2.2.3专家访谈法

2.2.4实验法

2.2.5数理统计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篮球专修课教学的基本特征

3.1.1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

3.1.2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要具有全面性

3.1.3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的组合性

3.1.4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3.2社会对篮球专修生能力需求状况

3.2.1篮球专修生综合能力指标的确立

3.2.2篮球专修生综合能力指标体系各因素内涵

3.3高师篮球专修课教学系统自组织结构分析

3.3.1系统必须开放

3.3.2自组织阈值

3.3.3非线性相互作用

3.3.4.远离平衡态

3.3.5涨落

3.4自组织教学的实验设计与实施方案

3.4.1实验设计

3.4.2自组织教学的教学程序

3.4.3实验结果分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5注释

6参考文献

7 附件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我国教育界为了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明确提出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塑造和增强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也应时刻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推动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和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自组织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自组织即:“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我们便说该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特定干扰’是指,那种结构或功能并非是外界强加给体系的,而是外界通过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体系的。”自组织理论将系统演进的动力归结为系统内在的因素而非外在的力量;它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的需要,也许将来会发展成为一种更为成熟的理论或实践体系来为体育教育事业服务。 自组织的发生需要五个条件:1.开放——教学系统发展的前提;2.自组织阈值——教学系统自组织的必要条件;3.远离平衡态——系统自组织发生的必要条件;4.非线性相关——教学系统自组织的内在机理;5.涨落——利用波动达到有序的机制。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试图以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结合篮球专修课教学的特征,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教学的主要要素——教师和学生及教学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对自组织理论相关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将相关理论应用到教学实验中,获得的实验结论支持自组织理论在篮球专修课中运用。研究结果表明: 1.当代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视,要求学校和老师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做到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教学目标全面性,教学方法组合性,教学评价综合性。 2.通过分析得出,在学生的综合能力指标中,业务素质占其中的比重最大,而其中创造力,沟通表达能力,全局分析能力等的比重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篮球专修课教学系统能够满足自组织形成的条件:教学系统是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的交流能够达到自组织所需要的阈值;系统内各要素间非线性相互作用;教学系统的非平衡态;涨落现象的存在。 4.实验结果表明:自组织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组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适应时代的要求。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自组织方法培养的学生,在适应能力方面改进的程度相对较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