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积中与黄崖山寨研究
【6h】

张积中与黄崖山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 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分析

三、研究动机

第一章 张积中其人其事

第一节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张积中早期人生经历

第三节 张积中与太谷学派

第二章 黄崖山寨的建立与“黄崖惨案”的发生

第一节“还道于北”创立黄崖山寨

第二节 黄崖山寨兴盛原因

第三节 黄崖山寨组织运行特征

第四节 黄崖社团2的儒学宗教化尝试

第五节 “黄崖惨案”发生的过程及事件分析3

第六节 “黄崖惨案”的善后及影响

第三章、张积中思想学说

第一节 张积中思想渊源

第二节 张积中主要思想研究

结 束 语

附录 1:张积中年谱

附录 2:黄崖山寨考察图片展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清代晚期,安徽石埭人周太谷创立了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儒家学派----太谷学派。周太谷晚年收张积中、李光炘两位高徒。二人虽从师修学时间甚短,却颇得太谷真传。周太谷去世之后,李光炘“传道于南”,在江浙地区建立学堂,广收弟子,宣扬太谷之学,形成太谷学派的南宗;张积中则按照先师遗愿“还道于北”,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在山东肥城、长清间的黄崖山上垒石为寨,聚徒讲学,形成太谷学派北宗。同治五年(1866年),山东巡抚阎敬铭以张积中勾结叛匪为名,血洗黄崖山寨。张积中携弟子亲友200余人集体自焚,“黄崖之难,死者万余”,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重大惨案之一。
  本文详细分析了太谷学派北宗发展与黄崖惨案发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考证了张积中早期人生经历以及“还道于北”创立黄崖山寨的过程;对黄崖山寨兴盛的原因和组织运行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对于学界争议较多的黄崖山寨的社会性质问题,本文以吕大吉的宗教“四要素”为标准,认为黄崖社团是清末儒者在实践中进行的儒学宗教化的自觉性尝试,取得了部分成功,具有部分鲜明的宗教性特点,是一种非典型性宗教形态,由于学说中掺杂有诸多人文化、理性化、世俗化因素,张积中力倡的儒学宗教化尝试注定不能广泛、深入、顺利的进行,最终造成黄崖社团的儒学宗教化尝试走向失败;对于黄崖惨案发生的过程,本文充分挖掘现有原始资料,对事件发生的进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事件的几处历史疑点进行了辨析,对事件的性质进行了论证;第三章充分利用《太谷学派遗书》原始资料,全面分析了张积中主要思想学说内涵。认为张积中思想是以弘扬儒家文化为基本理念,汲取佛道思想,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太谷圣功之学理论体系。张积中的性命思想、修习思想、知行观大多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特别是宋明之学的继承、拓展和发挥。在张积中三教思想方面,本文在对张积中遗书资料进行细致辨析的基础上,认为张积中的儒释道思想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和广泛的差异,未形成三教统一的根本性信仰中心,并非三教合一,其三教观的核心是以弘扬儒家文化为基本理念的太谷圣功之学,同时,汲取佛道思想来完善其理论体系,当属于宋明“新儒家”思想在民间进行儒学传播的新尝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