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8-β-甘草酸的辐射防护作用机制研究
【6h】

18-β-甘草酸的辐射防护作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18-β-甘草酸辐射防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3实验方法

3.1 PBS及培养液配制

3.2 小鼠原代MSC的收集与培养

3.3 18-β-甘草酸细胞毒性实验

3.4 GL及GA对MSC中SOD活性的影响

3.5 RT-PCR法验证GL及GA对小鼠MSC辐射防护作用的基因靶标

3.6 RT-PCR法验证GL及GA对小鼠辐射防护作用的基因靶标

3.7Western Blotting检测GL及GA对小鼠MSC中Tnfaip-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3.8 统计学处理

4实验结果

4.1 GL细胞毒性试验( CCK-8)

4.2 GL及GA对MSC中SOD活性影响实验

4.3小鼠MSC中RT-PCR靶标基因验证

4.4 小鼠模型全骨髓细胞中基因靶标验证

4.5Western Blotting检测GL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小鼠MSC中Tnfaip-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5.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18-β-甘草酸代谢动力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3实验方法

3.1 甘草酸单体及补中益气丸复方中甘草酸在大、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3.2 辐射损伤对甘草酸单体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

3.3 数据统计分析

4.结果

4.1 甘草酸单体及补中益气丸复方中甘草酸在大、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4.2 辐射损伤对甘草酸单体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

5.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综述:甘草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18-β-甘草酸(GL)及其活性代谢物18-β-甘草次酸(GA)的辐射损伤防护作用及产生这种作用可能的机制;补中益气丸(BY)复方中非甘草酸组分对甘草酸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辐射损伤对GL及GA在小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CK-8法测定GL细胞毒性,12Gy60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24 h测定细胞内SOD活性、RT-PCR检测候选靶基因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Tnfaip-2蛋白表达量变化;C57BL/6小鼠3Gy照射后腹腔注射GL,3、6、10 d后测定其全骨髓细胞中靶基因表达量。大小鼠腹腔注射或灌胃给予GL和BY;正常及辐射小鼠腹腔注射或灌胃给予GL。建立LC-MS/MS方法测定大小鼠血浆中GL和GA的浓度,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或蛋白沉淀处理后用反相C8色谱柱分离, TSQQuantum质谱仪定量。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Prism5.0软件编辑图片,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GL及GA可明显提高小鼠MSC中SOD活性;GL可明显增加小鼠MSC中Tnfaip2的表达,降低Sv2a表达;小鼠全骨髓细胞中, GL在短时间内升高Tnfaip2表达量均,而10天后呈相反趋势;GL可使Tnfaip-2蛋白表达量升高。结果显示GL检测方法各指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与GL组相比, BY组中GA的达峰浓度(Cmax)和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降低了56%和76%;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GL后,辐射组小鼠体内GL的AUC0–t和Cmax仅为对照组的24.5%及46.1%,而GA仅Tmax有明显差异;而灌胃相同剂量的GL后,辐射组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 GL各参数均无明显差异,而辐射组GA的AUC0–t和Cmax仅为对照组的29.6%及34.2%。
  结论:提示GL辐射防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体内SOD活性、调节体内炎症因子Tnfaip2而实现的。BY复方中的其他成分可抑制甘草酸的口服吸收过程;辐射对肠道及机体其他器官的影响,可能影响GL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转化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