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春节联欢晚会:“在家感”的营造
【6h】

春节联欢晚会:“在家感”的营造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 论

第一章“在家感”的现代寻求

第一节 有关“在家感”的表述

第二节 “在家感”的缺失

第三节“在家感”的寻求

第二章 春晚营造“在家感”的时间、心理依托

第一节 营造“在家感”的神圣时间

第二节 日常时间习惯性观看心理的延续

第三章 春晚营造“在家感”的历史与影像叙事

第一节 “在家感”营造的历史进程划分

第二节 “国家-民族场域” 主导下的 “在家感” 营造 (1983—1992)

第三节 “家庭-社会场域” 主导下的 “在家感” 营造 (1993-2009)

第四节 “在家感”营造的逻辑承续

第四章 春晚与电视时空

第一节 春晚—大家庭化的公共生活

第二节 “在家感”——寻求一种微弱而积极的声音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传统家庭的年文化心理的重要承载形式,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牵连着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家”、“身份感”、“归属感”、“安全感”等心理要素,是个体时间型构的重要内容,也牵连着空间认同。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本文简称春晚)自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就已经成为了填补个体年文化心理空缺的新民俗,并逐渐成为多数中国人不可或缺的文化仪式。
  随着传统社会循环时间观的打破,现代线性时间观的侵入,个体像被抛入一个“一切都将烟消云散”的流动的、破碎的世界,生命本身充满着不安感,对身份归属、生命价值的期望在春节的心理时间中凸显,影响人的生命征程与社会互动。在具有神圣仪式感的除夕之夜,这种诉求更加明显,也更易接受情感的兴发。
  在某种程度上,春晚总是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语境与个体诉求的需要,带着某种积极的体验设想,对个体与社会的“在家感”进行整合,为个体确认家国归属感、身份感和个体生存意义上的安全感,在潜移默化中营造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共同形式,产生有利于个体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积极意义。这种整合在春晚节目语态中的表现依据社会不同发展断裂语境呈现出不同的主导倾向。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试水并获得初期发展,虽然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冻,但总体依然处在一种迷茫中探索的状态,脱离了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社会个体对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认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归属和依靠感,对自己的身份归属是不确定的,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认同来增进民族内力,给整个社会和个体的未来发展以希望和信心。1983年春晚是应时代而生的一个节目,也是主导意识形态依托春晚对中国社会进行认同和整合的一个开始,因而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春晚,极力为个体和社会营造一种宏大的,嵌于传统“家国同构”心理上的国家与民族认同感。
  1992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后,改革开放的步履加快,春晚也在其节目语态中不断呈现新的特征。这一时期,物质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精神价值层面也逐渐发生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日常生活中道德观念的松动和价值取向的转移。这种道德观的松动和价值取向的转移是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个体私域世界打开后的一个新现象,它所带来的是个体的存在性不安和社会信任危机的蔓延,直接影响着个体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从90年代初到现在,春晚关注家庭伦理道德,以“家”的情感来强化基本的价值准则,缓解了社会的惶恐与不安,不断唤醒并拓展着个体内心的真实情感空间,面对断裂情境营造着一种微观主体日常生活的伦理情感。
  按照内在的文化逻辑,春晚的“在家感”营造分为两个时期,呈现不同的主导特征:前一时期即改革开放后到90年代初,国家与民族主体性话语失语的情况下,要想加快现代化发展,重建家园自信,必须凝聚民族力量,唤起人们的血缘亲情、故土乡情和民族感情,加强族群认同;后一时期即90年代初到现在,社会进入一个道德萎靡的时代,家庭情感伦理式微的时代,个体的精神状况日渐不佳,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个体所依赖和归属的共同体,国家和社会依托电视春晚,挖掘个体公共真实情感,同时规范社会道德,培养道德情感,在家庭伦理情感的引导下积极实现个体的现代化进步。顺应时代和社会需要,春晚适时扮演了由家国到家庭、社会的“在家感”型塑者角色。
  二者的断裂中也有延续。前一时期,在塑造家国认同的节目的话语叙事中,慢慢增添了对个体内心真实与道德规范意识的关注,同时在后一时期家国身份认同的整合塑造也同样显现于春晚的话语叙事中,只不过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个体自我角色迷失,社会信任危机和道德危机加剧,春晚在这之后的时期倾向于对个体家庭道德情感场域的整合,以一种更加普世的个体真实情感整合作为显现的主导策略,家国身份认同的整合顺势成为更加隐匿和坚固的话语叙事。但无论哪个时期,“在家感”的意识是贯穿其中的质素。
  春晚承载着民族特殊的年文化心理,可以说春晚是一个大家庭化的公共文化仪式,春晚在带给个体“在家”的安全体验的同时,也传送着公共生活所遵循和倡导的价值与理念,不断在共同时间流中形成可以让个体产生熟悉感的记忆,整合着社会认同,影响着个体的日常生活。春晚对于“在家感”的营造,填补着个体的社会安全感和稳定感的空缺,影响着个体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但这种营造与弥补又非完美契合,因为春晚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又带有“家”的私密性,本身就充满矛盾,加之节目背后的资本机制错综复杂,其矛盾性最终导致春晚节目的实存状态必然呈现与某种媒介理想化模态的缝隙,与大众生活真实情感需求的错谬,而春晚的节目语态所极力探寻的正是在这种缝隙之中寻求一种更加贴近的可能性。
  春晚极力营造一种“在家感”,因为“家”的感觉,不论是“大国家”还是“小家庭”,粘连着人存在的所有意义问题。所以营造一种“在家感”,是春晚作为公共生活仪式为个体和社会生发的一种脆弱但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将一种幽暗带入一种光亮之中的契机,春晚的存在意义在于此,其发展也理应在此方向中拓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