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人的言说——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
【6h】

成人的言说——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言

第一章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界定

第一节 “少儿” 、 “少儿观”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界定

第二章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

第一节 年幼的少儿形象

第二节 大龄少儿形象

第三节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少儿形象的演变

第三章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少儿形象的艺术价值

第一节 作为“情感/伦理砝码”存在

第二节 作为“功能人物”存在

第四章 成人意识形态对好莱坞影像中少儿经验的遮蔽

第一节 少儿的被动表达

第二节 少儿形象的限定

第三节 少儿形象,一个乌托邦的消逝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好莱坞电影自诞生不久就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世界影坛上独领风骚,其影像中纷繁的人物形象成了众多电影研究者研究的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的好莱坞非少儿影片的详细解读,分类梳理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在此基础上剖析少儿在好莱坞影片中的位置,总结少儿在好莱坞影片中的艺术价值,揭示成年人对影片中少儿形象的影响。
  本文首先指出了在电影制作中成年人与少儿的关系及其原因,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而“少儿”、“少儿观”这是两个模糊不清的、具有历史演变意义的概念,“少儿”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才逐渐出现的,“少儿观”指的是成年人如何看待与对待少儿,本文分析了它们形成的过程,进而分析了少儿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所处的地位,明确了“少儿”在当代社会中争议的根源是它的年龄分段无法界定和法律规定上的混乱,提出在本文研究中的解决方法: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即是少儿。本文研究的影片范围是以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为核心、兼顾近百年经典好莱坞影片,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为观众耳熟能详的影片。
  本文以13岁为界把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划分为年幼的少儿和大龄少儿两大类,然后在每一类中进行更加细小的分类。年幼的少儿形象分为:玩赏的对象、尤物们:成年女性的微缩版、成年人的“拯救者”、成年人的“代言者”;大龄少儿形象分为:令人陌生的少儿、不宣而战:令人恐怖的少儿、“成功”闯关的少儿。在分类的同时对一些影片中的少儿形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如秀兰·邓波儿主演的一些影片、《小鬼当家》、《小鬼当街》、《辛德勒的名单》、《赎罪》、《美国丽人》、《朱诺》、《姐姐的守护者》、《珍爱人生》等,深刻揭示成年人对少儿形象的限制,以及成年人的意志在少儿身上的体现。简单梳理了近百年好莱坞影像世界中少儿形象的演变过程:经典好莱坞时期的少儿多是单纯的配角、单一性格的主角以及从文学作品中走出的形象,或可爱、或顽皮,或敏感、或可怜?新好莱坞时期的少儿有配角、有不可或缺的主角以及创作型的新形象,他们的形象更加丰富。
  好莱坞影像世界中少儿形象的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从伦理入手分析了好莱坞影像中少儿形象的艺术价值,分析了少儿作为“情感/伦理砝码”存在时多是人物行动的“助推剂”、情感倾向的“稳定剂”、道德判断的“清醒剂”,即凡是影片中的冲突双方或者多方涉及到少儿,一定会有情感判断的偏重,同时分析了少儿在电影中叙事中的技术意义——少儿在影片中,多是从属于行动的“功能性人物”,是叙事中的“冲突起因”,是叙事中的冲突核心,少儿的特殊身份构成叙事的“突转机制”。
  成人意识对好莱坞影像世界中少儿经验有着明显的遮蔽。本文通过少儿被动表达、少儿形象的限制、少儿形象的消逝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好莱坞影像世界中的少儿形象就是成年人的一种种言说,成年人是影片的叙述者,成年人是少儿的绝对领导者。
  少儿,占全球总人口的20%—25%,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领军者,在它近百年历史中塑造了不少经典的少儿银幕形象,给全世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深远的影响。由于少儿自身的特点,使得他们成为好莱坞影像世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不仅是好莱坞电影经典角色的“填补者”,也为世界影像长廊中的经典形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