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逼尿肌功能状态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相关性研究
【6h】

逼尿肌功能状态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2.1 检查方法及判断标准

2.2.2 手术方法

2.2.3 术后处理

2.2.4 观察指标及记录

2.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2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对比

3.2.1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及严重程度评分对比

3.2.2 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的对比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前列腺导管内癌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并研究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逼尿肌功能状态与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相关性,从而于术前一定程度上预测及评估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减少临床治疗的盲目性,为术后预防其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使患者从手术中最大程度获益。
  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3例,入院后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prostate,TUPKRP),并且术后均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根据2014版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中可选择检查项目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按照是否存在膀胱逼尿肌不稳定( Detrusor instability,DI)状态分为A、B两组,A组(试验组)为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组(DI组),B组(对照组)为膀胱逼尿肌稳定(Detrusor stability,DS)组(DS组),整理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至导尿管拔出期间膀胱痉挛发生的次数、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DI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77.78%,DS组发生率53.06%,DI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较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次数方面,DI组显著高于 DS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术后膀胱痉挛严重程度评分,DS组评分较低,与 DI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结论:BPH患者术前逼尿肌功能状态与TUPKRP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DI组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膀胱痉挛,不仅发生率较高且程度更为严重。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来了解逼尿肌功能状况,并特别注意那些存在逼尿肌不稳定的BPH患者,强调术后给予预防措施干预,避免或减少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