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研究
【6h】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研究综述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2.2访谈法:

2.3数理统计法

2.4逻辑分析法:

3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

3.1 我国中小学武术课安排及开课状况

3.2 我国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状况

3.3 我国中小学专业武术教师配备情况

4 中小学武术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对武术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4.2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混乱

4.3 中小学教育难以体现武术价值

4.4 武术教学师资力量匮乏

4.5 武术教材陈旧

4.6 武术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4.7 武术教学硬件落后

4.8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武德教育的互补性

5“十二五”期间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依据的主要

6.1 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6.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6.3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7“十二五” 期间我国中小学武术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

7.1 中小学武术的教材创新

7.2 中小学武术的课时安排

7.3 中小学武术的师资建设

7.4 中小学武术的基础硬件建设

8“十二五”期间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8.1加大对中小学学校武术的支持和投入

8.2 改变武术教育观念树立民族意识

8.3构建合理的武术课程

8.4加强中小学武术专业教师培养

8.5制定中小学武术课评价课考核制度

8.6创办全国中小学教学武术比赛

8.7建设和完善中小学武术教学的配套设施

9 建立适合中小学武术发展的考评体系

9.1 建立学校考评体系

9.2 建立武术课程考评体系

9.3 建立学生、家长满意度考评指标

10 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0.1 地域间武术教育差距悬殊

10.1地域间武术教育差距悬殊

10.2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10.3教育旧思想根深蒂固

10.4武术教学内容众口难调

10.5武术基础建设落后

11 结论与建议

11.1结论

11.2建议

12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科研方法,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有关文献资料的参考和对山东省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作为优秀传统体育的中华武术,在我国中小学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早在2004年3月30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规定:“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这不但是肯定了武术课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改善运动能力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肯定了武术课在中小学还有其它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在培养传统爱国主义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的体育教学大纲,从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程来看,武术作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被重视而且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自《纲要》颁布以来,为了更好的把握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脉搏和现状,充分发挥武术作为国粹在教育和培养新一代中的积极作用,在2005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建了“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课题组,并于2008年6月出版了《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研究》浓缩了课题组三年来的调查成果,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为制定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武术教育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武术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推动中小学体育全面完善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作用。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现状的把握,找出中小学武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认清问题后,结合我国当代的基本国情,探求所存问题的解决办法,制定出与时俱进的武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编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武术教材,进而推动中小学武术教育根本上的改革与发展,发挥武术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制定一项科学的、合理的、完善的“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战略,是促进中华武术事业蓬勃向前发展重要动力,我们要立足中小学学校武术的发展的现状,本着改革创新、优先发展武术教育的宗旨,制定出符合我国中小学教育战略和中小学生需求的、反映当代武术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指导方针和策略,为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健康蓬勃发展指明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