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H-MRS对肝脏囊型包虫病的应用研究
【6h】

1H-MRS对肝脏囊型包虫病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检查方法

2.3图像分析与数据测量、统计

2.4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HCE的常规MRI检查表现及正常肝脏的MRS表现

3.2 HCE药物治疗前1H-MRS谱线特征

3.3 HCE药物治疗半年后的1H-MRS谱线特征

3.4 HCE治疗前与药物治疗半年后Cho、Lip2峰高及峰下面积、Cho/Lip2峰高比值结果比较

3.5 附图

第4章 讨论

4.1 HCE发展变化及MRI、MRS成像特点

第5章 结论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2 本研究主要结论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综述):肝脏囊型包虫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实验目的:通过分析1H-MRS肝脏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前后的代谢产物的波峰形态特征及代谢差异性,为临床早期判定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效果提供一种新的影像学途径。
  对象和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与临床方法确诊为肝脏囊型包虫病患者23例,分别于药物治疗前及药物治疗半年后行3.0T MRI腹部常规序列及磁共振波谱序列扫描,每个病人选一个病灶,每个病灶测一个体素,其中多发病灶选取最大病灶,观察并对比分析其谱线特点及差别,并分别测量出组织内水(H2O)、脂肪亚甲基(Lip2)峰高及峰下面积、胆碱复合物(Cho)峰高及峰下面积、Cho/Lip2峰高的比值,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23个肝脏囊型包虫病灶中,药物治疗前MRS显示18个病灶内检测出轻度升高的Cho峰,检出率达到78.3%(18/23),其中3个病灶检测到倒置的 Cho峰,所有病灶内均检测到H2O峰及Lip2峰,检出率100%(23/23);药物治疗后MRS显示20个病灶内检测出略高的Cho峰,检出率达到86.9%(20/23),其中有1个病灶内检测到倒置的Cho峰,所有病灶内均检测到H2O峰及Lip2峰,检出率100%(23/23);23个肝脏囊型包虫病病灶中药物治疗前的Cho峰有19个低于药物治疗后;23个肝脏囊型包虫病灶中药物治疗前的Lip2峰有15个高于药物治疗后;23个肝脏囊型包虫病灶中药物治疗前的Cho峰下面积有14个低于药物治疗后;23个肝脏囊型包虫病灶中药物治疗前的Lip2峰下面积有14个低于药物治疗后;比较两组样本中 Lip2峰的峰高及峰下面积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2、0.346,P>0.05);比较两组样本中Cho的峰高及峰下面积及Cho/Lip2峰高的比值,均较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1、2.442、3.157,P<0.05)。
  结论:肝脏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前与药物治疗半年后常规磁共振检查,大小、信号未见明显差异;然而通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发现一定的特异性,1H-MRS能够无创性的早期通过 Cho的峰高、峰下面积及 Cho/Lip2的峰高比值的变化发现病变进展情况,为早期判定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效果提供新的途径,亦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