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6h】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一、“法律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界定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探索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发展阶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阶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政治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经济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文化基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

(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

(二)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基本出发点

(三)以中央立法权为主导的能动立法为推动力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的原则

(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路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国伊始,我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虽然中间有过曲折的发展历程,但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我们党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成熟。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成为空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学术界已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各种观点,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现状,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形成过程、形成基础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法律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个概念分别做了分析。本文认为,“法律体系”主要有两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以传统部门法体系理论为工具,分析法律体系的内在特征和属性。第二层次将整个法律上层建筑与决定它的经济基础结合起来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法律部门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是效力层次分明、有序的法律规范体系;二是以萌生和发展于一定社会基础之上的整个法律上层建筑为内涵的法律体系,充分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呈现出良好的法治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社会基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七个法律部门为支撑,形成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探索、初步发展和形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阶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根本的框架基础。第二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时期的主要工作是着手恢复制度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保驾护航。第三个阶段从1992年到2010年,在这一阶段,中国完成了西方几百年才完成的立法任务,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其政治基础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三个形成阶段,分别分析这三个阶段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变动和发展状况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影响。文化基础包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影响、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力推动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本价值追求三个方面;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主要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以中央立法权为主导的能动立法三个方面;第五部分分析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途径。首先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会快速发展下立法的相对滞后性、立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现行立法体制有待改革三方面;其次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是要坚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原则;最后提出了完善的对策,主要有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立法体制和加强理论指导三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