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自传体小说
【6h】

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自传体小说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三四十年代女作家自传体小说创作缘起

第一节 个性解放背景下对 “自我” 、妇女、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战争时局下作家的创作心态

第二章 女作家笔下的家庭书写

第一节 “女儿”视角下的母亲形象

第二节 复杂情感中的父亲形象

第三节 其他家庭成员的形象的塑造

第三章 在“自我”追述中成长第一节 作为“小女儿”的“我”

第二节 蜕变的青春

第三节 从“女儿”走向“女人”

第四节 在“自我”追溯中成长

第四章 三四十年代女性自传体小说的美学开拓

第一节 个人视角下日常书写的俗世之美

第二节 意到笔随的自由之美

第三节 时空追忆下的蕴藉之美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自传体小说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当时女性作家自传体小说的创作缘起、家庭题材的选择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对“自我”成长历程的追述、对当时小说美学艺术的开拓等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为两小节,主要对自传体小说的缘起问题进行探讨.第一小节涉及到五四个性解放背景下“自我”的发现、儿童的发现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二小节主要论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争时局下知识分子生命意识的觉醒、物质精神上的双重苦闷、“家”的双重失落与重建、时空距离下记忆的诗化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这一时期女性自传体小说一个共同的创作现象:对“家”的追忆.通过分析小说中塑造的系列人物形象,展现当时社会的人伦关系.这些人物形象主要有:父亲、母亲以及其他在“我”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家庭成员.第一小节,讲述“我”对“母亲”的追忆,或爱或怨,但都对母爱充满了无限向往和眷恋.第二小节,主要论述复杂情感下的父亲形象.在这些作品中父亲形象不再单一.“我”对父亲的情感比较复杂,既爱又恨.第三小节,对那些影响“我”成长的其他家庭成员进行概述.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作品中的“自我”形象进行探讨.通过对“小女儿”时代,“蜕变”的青春时代、成熟知性的“女人”时代的纵向分析,展现“自我”成长历程,重塑“自我”形象.
  第四部分论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自传体小说在叙事美学上的开拓.阐释了个人视角下日常言说的世俗美、意到笔随的自由美、时空追忆下的蕴藉美三个方面的美学特点.这些自传体小说对小说叙事艺术的开拓,对后世那些具有自传性质的文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