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6h】

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朱熹“持敬”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朱熹“持敬”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

二、朱熹“持敬”伦理思想的内涵

(一)朱熹思想中“持敬”的内容

(二)“持敬”的具体要求

(三)朱熹“持敬”伦理思想的作用。

三、朱熹“持敬”伦理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在朱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二)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对后人的影响

四、朱熹“持敬”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对当前中国社会伦理建设的借鉴价值

(二)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对当前个人道德修养的启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到了宋朝出现了理学,朱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成为后代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为了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朱熹主张通过“持敬”的内在道德修养,来摒弃人的过分的欲望诉求,以使“天理”澄明。“持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在朱熹的伦理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朱熹的“持敬”伦理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了朱熹“持敬”思想产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朱熹“持敬”思想的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其历史局限性,最后落脚到朱熹“持敬”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本文首先分析了朱熹“持敬”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每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就是在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动荡不安时产生的。朱熹认识到要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作为统治阶级就必须使全社会都去除“私欲”以“正心”,只有这样才能“治国、平天下”。朱熹力图用“持敬”的道德修养方法使人们革除内心的私欲,以修复被破坏的传统道德。朱熹“持敬”伦理思想深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 与其他思想家一样,朱熹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持敬”伦理思想的内涵做了进一步挖掘。他认为“持敬”主要表现在外表整齐肃穆,内在“主一无适”。除此之外,“持敬”还要“常惺惺”让人们时常提醒自己,使自己的内心保持谨慎、恭敬的状态。同时,“敬”与“畏”也是分不开的,“持敬”要人们对内在的“天理”心存畏惧,不敢违反。朱熹认为,“持敬”是人们穷得“天理”的唯一的途径,“持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至真至纯的“天理”。 朱熹的“持敬”伦理思想有其巨大的历史价值。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持敬”伦理思想和“理气”学说以及“知行”学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圣人之境,还是去进行道德实践,最为根本的都是要加强内心的道德修养。正如他所说“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要义,彻头彻尾,不可间断。”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对其弟子及其后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淳、真德秀、吴澄、黄直卿、王阳明等人都在继承朱熹“持敬”伦理的思想上使之进一步发展。随着朱熹哲学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家,其“持敬”思想影响也更为深远。给当时各国的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但是,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朱熹“持敬”伦理思想无疑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将封建道德无限夸大,并让人们无条件的服从,这些都束缚了人的个性发展和首创精神。 对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历史价值以及局限性的分析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发掘朱熹“持敬”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并积极借鉴,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对于朱熹“持敬”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可以从社会和个人两个维度来考虑。其一,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对当前中国社会伦理建设有借鉴价值。它能够优化社会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借鉴作用。其二,朱熹“持敬”伦理思想对当前个人道德修养的启示有:它能够加强道德主体的自省、自律。它能够提高人们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著录项

  • 作者

    蔡世晶;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伦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永庆;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朱熹; 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