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人民幸福观研究
【6h】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人民幸福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简介

二、学术史综述

三、选题论证

第一章 中共人民幸福观的形成发展基础

一、理论渊源

二、国际因素

三、国内因素

第二章 中共人民幸福观的演变发展过程

一、黑暗中追求光明的探索阶段(1921年-1937年)

二、中流砥柱中的不断发展阶段(1937年-1945年)

三、追求和平民主的开始成熟阶段(1945年-1949年)

第三章 中共人民幸福观的理论内涵

一、累积与沉淀——中共人民幸福观的理论核心

二、困境中的摸索——中共的人民幸福观在实践中变迁

三、第一代中共领导人的人民幸福观

第四章 中共人民幸福观的评析及启示

一、中共人民幸福观的评析

二、中共人民幸福观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幸福犹如一道永恒的光环,恒久的照耀在古今中外的每个国家。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篇章,人们看到的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为着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中国人民,坚定信仰,不畏牺牲,甘于奉献,这是无数共产党人的“幸福观”,尤其是在革命时期,为着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发自心底的声音。我们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充满信心,千方百计为最大数人民谋幸福,是中共的动力之源和生活之源。人民幸福观不仅是不同时代人民具体利益的理论升华,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体现,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毛泽东的人民万岁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到江泽民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胡锦涛的以人为本,到习近平的“中国梦”,无不道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恩格斯等关于人民幸福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本”思想、国内先进分子救亡图存的幸福追求等等,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人民幸福观提供了理论渊源。在国内国际因素的促使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人民幸福观,从探索阶段到不断发展阶段,再到开始成熟阶段,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追求为人民谋幸福的铮铮誓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从创建初期,到国共合作时期,再到土地革命时期,再到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为人民谋幸福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人民幸福观,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又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既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精华思想,又赋予了具体的时代特色。中共团结广大人民,把一个极度积贫积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中国,确保了中共的人民幸福观当代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对当代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的历史,是对中国国情不断认识和深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中国先进分子曾历尽千辛万苦,以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道路,但理想总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创了一条独特的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历史和实践证明,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为了让人民摆脱水深火热地黑暗生活,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经历了腥风血雨地严峻考验。她是中国面貌发生历史性转变的主导力量,是实现民族独立和追求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

著录项

  • 作者

    陈肖慧;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共党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海林;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