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隋唐时期佛教与世俗文化的融合——以山东地区为中心
【6h】

试论隋唐时期佛教与世俗文化的融合——以山东地区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关于 “隋唐”与“山东”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一、山东佛教兴盛概况

二、山东佛教与世俗生活

(一)思想层面

(二)政治经济活动

(三)社会生活

(四)节日民俗

三、以灵岩寺为中心的考察

四、山东地区佛教信仰的特点

(一)处于儒家思想从属地位

(二)主要借助政权之力发展

(三)礼佛方式随意

(四)宗法色彩浓厚

(五)女性信徒成为生力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隋唐时期,中国的佛教发展进入了兴盛期,并逐渐完成了中国化。山东作为隋唐时期佛教发展的重镇,具有研究的典型性。本文以山东地区为中心,将研究重点放在原始佛教文化与中国世俗文化的相互影响上,研究探讨佛教是如何对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同时反映佛教逐步中国化的过程。
  论文主体部分从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节日民俗四个大方面展开论述,并将济南灵岩寺单独列出研究。文章第一部分从佛教对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影响三个角度论述。第二部分论述了佛教在世俗政治、社会经济两方面的表现。第三部分从知识结构、饮食和丧葬习俗、慈善活动三方面进行研究。第四部分从节日民俗中蕴含的佛教因素入手,通过论述新兴的佛教节日在隋唐时期演变为全民节日、传统节日融入佛教因素后更加兴盛、以及原本和佛教毫不相干的节日却成为僧俗共享的盛会,这三个角度来论证隋唐时期佛教与世俗文化的相互影响。
  论文以灵岩寺为中心进行了考察。从士人、百姓、僧侣三个角度论证佛教与世俗文化的融合。之后又分析了寺院及周边地区的佛教金石资料,归纳当时当地的佛教信仰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以及佛教不同宗派信仰的分布特点,以此来展现隋唐时期山东佛教的特点。
  文章最后则归纳性的提出隋唐山东地区佛教的五大特点,分别是佛教处于儒家思想从属地位、借助政权之力发展、礼佛方式随意、宗法色彩浓郁、女性信徒成为生力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