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法律问题研究
【6h】

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概述

第一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

一、突发环境事件的界定

二、突发环境事件的特征

三、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类

四、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

第二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的公众参与

一、公众参与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的公众参与

第二章 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第一节 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公共财产理论和公共信托理论

二、环境权理论

三、环境利益和环境责任理论

第二节突发环境事件公众参与制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效率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有利于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第三章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现实诊断

第一节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现状

一、立法现状

二、实践现状

第二节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公众参与的缺陷

一、法律法规不足

二、制度运行不足

三、信息公开不足

四、环境应急文化建设不足

第四章 完善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公众参与制度的法律对策

第一节 相关权利的立法确认

第二节 制度运行的法律保障

一、健全公众参与主体

二、扩展公众参与范围

三、丰富公众参与方式

第三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配合

一、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的规范性要求及其对策

第四节 加强环境应急文化建设

一、培育环境风险防范和参与意识

二、进行环境应急知识教育

三、加强环境应急演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环境安全形势严峻,突发环境事件如影随形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其高发态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给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对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冲击。建立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法律体系,是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必由之路,而其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对改变政府传统一元化应对模式,对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广泛而有效的公众参与是世界各国成功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一条重要经验。社会公众是突发环境事件的直接受害者,也是环境风险应急管理要保护的对象,同时更是作用于环境事件的自助者。公众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理应发挥多重作用,而当前的公众参与有效性不足,有序性不存,广泛性不够,并未真正形成公正参与法律制度。我国在当前强劲的实践需求和制度不足背景下,应切实构建和不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以法律规范保障公众广泛、有效、有序、理性地参与到突发环境事件的全过程应对当中去。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公众参与是一种有序、有效地理性参与,各参与主体在不同的应对阶段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发挥不同的作用,以优化配置整个社会公众力量,实现公众参与的最大功效。
  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公众参与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当下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各项具体制度措施。
  第一部分是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基本概念的界定,明晰了突发环境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分类,并结合公众参与之法律内涵,确定了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基本概念,即各参与主体在法律规范下有序地共同参与到突发环境事件中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的全程式参与。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了其价值意义所在。主要包括环境公共财产和公共信托理论、环境权理论、环境利益和责任理论以及公民社会理论,从理论上阐明了其正当性和合理性。其重要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提高环境应急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等方面。
  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目前突发环境事件公众参与的现实诊断,梳理并简述了当前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并探究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由当前我国立法和实践现状可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有着巨大的制度空间和现实土壤,但存在着法律法规匮乏、制度运行不足、信息公开不完善、环境应急文化文建设不力等主要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发展。
  第四部分是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构建和完善对策。从相关权利的立法确认,制度运行的法律保障,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的有效配合以及加强环境应急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