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酮类化合物高灵敏电化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6h】

黄酮类化合物高灵敏电化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1.1 引言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 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1.4 化学修饰电极

1.5 电化学法在黄酮类化合物检测的发展前景

1.6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论文中名词缩写总汇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黄芩苷在离子液体/碳纳米管复合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黄芩苷的检测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RGO/MWNTs/AuNPsME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样品检测

3.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致谢

展开▼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抗氧化剂,主要分布在植物的水果、种子、鲜花、皮和树根等。该类物质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抗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理活性,且对人体无毒无害。随着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黄酮类化合物在医学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化学检测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而且可以根据电活性物质的不同特性对电极做不同的化学修饰,大大拓宽了电化学的应用范围,在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本文分别研制了离子液体/碳纳米管糊电极和化学修饰微电极,利用方波伏安法和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分别实现了对黄芩粉中黄芩苷的灵敏检测以及桑叶中紫云英苷、芦丁和异槲皮苷的同时检测。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提取和测定方法,重点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然后介绍了近年来碳纳米材料、金属纳米颗粒和离子液体等新型材料在化学修饰电极中的应用。最后对黄酮类化合物电化学检测的发展趋势作了简单介绍。
  第二章,黄芩苷是由黄芩的干燥根提取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艾滋、抗炎镇静、抗癌、自由基清除和抗氧化等功效,是常用中药的活性成分。本章用疏水性离子液体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与多壁碳纳米管直接混合构建了离子液体/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对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该电极对黄芩苷有较好的催化吸附能力、增大了其响应信号。这是因为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表面特性,而且离子液体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黄芩苷和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用方波伏安法测定了黄芩粉中的黄芩苷,同时也进行了尿液中黄芩苷的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显示,该电极能够实现对黄芩苷的高灵敏检测。
  第三章,紫云英苷、芦丁和异槲皮苷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理活性。这三种黄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中药活性成分,且安全无毒,因此它们在临床、医学和药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紫云英苷、芦丁和异槲皮苷在桑叶等植物中同时存在,而桑叶是重要的传统中草药之一,因此对三者进行同时检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研制了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金纳米颗粒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对电极表面形貌及其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金纳米颗粒增加了电极与修饰膜之间的电子传递。氧化石墨烯是胶态溶液,能够牢固的附着在电极表面,增加了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氧化石墨烯上的亲水性含氧集团通过π堆积作用吸附多壁碳纳米管,从而将其分散开。经过电化学还原和多壁碳纳米管的掺杂,修饰膜内的电子传质得以提高,从而对黄酮类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起到催化和增敏作用。将其用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中,实现了对桑叶中的紫云英苷、芦丁和异槲皮苷的快速灵敏检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