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莫言批评研究
【6h】

网络莫言批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上篇 网络莫言批评方式及特点

第一章 被“灌水”的莫言——“冒犯式”批评

第一节“笑谑式”批评

第二节“粗鄙化”批评

第三节“过度”阐释

第二章 “我”即是莫言——“切身相关式”批评

第一节 相关性:网民的经历

第二节 躲避性:网民的选择

第三节 主观性:网民的共识

下篇 “网络莫言”的高潮研究

第一章 网络媒体的宣传

一、对凤凰网进行的“千言万语,何若莫言”的专题的研究

二、对央视网进行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专题的研究

三、对搜狐网制作的“莫言让中国教育哑口无言”的专题的研究

四、对新浪网进行的“莫言作品是否适合入选语文教材?”的网络调查的研究

第二章 网络论坛个案分析——以百度莫言贴吧为例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网络媒介的日渐强大,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来发表文学批评,其中既包括对网络文学的批评也有对传统文学作品的批评,如鲁迅、张爱玲等作家的作品。网络文学批评有其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莫言作为中国无可厚非的大作家,成为网络批评中最受网友喜爱的作家之一。相对于传统莫言批评来说,网络莫言批评有不少值得欣赏称赞的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本论文就以网络中的莫言批评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细读莫言所有作品,并且梳理网络上有关莫言的资料和网民对莫言及其作品的批评文章,把握网络莫言批评的发展脉络及特点,从而充实整个的莫言研究。
  本论文分上下两篇。在上篇第一章“冒犯式”批评中,笔者从网络媒体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性出发,分析网友在对待莫言此类代表权威、正统文化的作家时保持的批评心理机制,他们站在大众文化的角度,反叛、对抗、蔑视所谓的正统主流文化。因此他们在批评莫言及其作品时,总是以“冒犯者”的姿态出场,从笑谑、粗鄙化、过度、夸张等角度来消解莫言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规训力量。在第二章“切身相关式”批评中,网友们故意抛弃传统莫言批评家的研究角度,不再以客观、逻辑的思维解读莫言作品,而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或者专注于莫言本身及作品中与自己相关的部分,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津津有味的叙说出对莫言作品的阐释,因此此类莫言批评者消除了与文本间的距离,所解读的“莫言”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但是这类批评仍是很有见地,值得研读。
  在研究了网络中网民个人对莫言的批评存在方式和批评心理机制后,在下篇中笔者以网络主流媒体为代表,以百度莫言贴吧为例分析网络中专门群体组织对莫言的宣传、解读及批评,以此充实整个网络莫言研究范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