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极东北航道通航条件战略分析
【6h】

北极东北航道通航条件战略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争的事实,其变化速度在日趋加快。北极地区作为全球气候的敏感地带,其对全球变暖的感知和反应尤为敏锐,急速消减的海冰面积使北冰洋大片海域实现通航,北极航道得以问世。由于北极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缘政治,北极航道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各国争论的焦点。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近极地国家,国际实力蒸蒸日上,若能有效地把握北极航道这条新兴航线,必能为中国的“海上强国”之路垫基助力。
  当前已开发的北极航道总共有三条,其中北极“东北航道”对中国而言实际意义最大,战略价值最高,应当引起中国的强烈关注。本文以北极“东北航道”通航条件为主要研究目标,分别从航道开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条主线展开详细分析论述。
  本文将北极“东北航道”开通的自然条件分成三部分,分别为:航道的大气环境、海冰变化和海峡分布。通过对北极大气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比地球上其它任何地区都高,仅2010年上半年,北极大气平均温度就达到了4℃,比1968~1996年近三十年北极大气温度的平均值都要高;同时,北极地区的气压场在近几年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北极涛动值频繁出现负位向移动,引起了北极地区冷空气的流失。通过对北极地区海冰变化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北冰洋海冰是北极航道通航的关键,据统计,三月份平均每十年北冰洋海冰总量就会减少大约2.9%,相当于每年减少约4.7万㎞2的海冰面积,九月份平均每十年海冰减少率大约为7.5%,相当于每年减少5.3万㎞2的海冰面积。海冰面积的大量缩减为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提供了方便,目前航道只能在夏季通航,9月份则是航道开通的最佳时间。通过对航道所属海域、海峡进行分析发现:北极“东北航道”所要经过的众海峡条件各异,各具特点,除个别海峡通航条件存在缺陷,在助航设施的帮助下基本都可用于航道通航。
  另外,本文将航道通航的人文条件归结为两部分:地缘政治条件和通航技术条件。地缘政治方面:通过分析发现北极争端由来已久,且愈演愈烈,航道有关的国法律法规和航道控制权上争议颇多,北冰洋周边国家对北极的开发更是虎视眈眈,企图独占北极资源的开发权,拒绝承认北极争端的国际化;中国参与北极“东北航道”的开发时间上相对较晚,且缺乏立足点,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要在强化自身的同时,寻找契机,建立同盟,立足国际。通航技术方面:美国、俄罗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借地理位置之便,其在极地资源开发技术方面渐成垄断之势;中国极地科考缺乏经验,可以利用的条件有限,对此应当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综合吸取其它国家在极地考察方面的经验教训,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要创造技术,这样才可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北极航道探索之路。
  最后通过对“压力(Press)—状态(Status)—响应(Response)”模型的理解,结合层析分析法(AHP),对中国参与北极“东北航道”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拟定了几条战略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杨成林;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跃通;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U622;
  • 关键词

    航道管理; 通航条件; 战略规划; 助航设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