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晋唐时期人物画的线条美
【6h】

论晋唐时期人物画的线条美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晋唐时期的画论与人物画的创作

第一节 顾恺之——“形神观”

第二节 谢赫——“六法”论

第三节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疏密”二体的提出

第二章 晋唐时期人物画线条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追本溯源——先秦两汉时期人物画线条的嬗变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观念与人物画线条的发展

第三节 隋唐时期美学观念与人物画线条的发展

第四节 晋唐时期石窟壁画中人物画线条的发展

第三章:晋唐时期人物画线条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力度感引领下的线条美

第二节 意象感引领下的线条美

第三节 律动感引领下的线条美

第四节 装饰感引领下的线条美

第四章 晋唐时期的人物画线条对后世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晋唐时期的线条对五代两宋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晋唐时期的线条对元明清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当代人物画对晋唐时期线条的继承与创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学术作品

展开▼

摘要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线条艺术很早便站立在历史舞台。追本溯源到远古的先人们,他们在神州大地上劳作,狩猎,用纯净的心灵洗礼着这片丰沃的土地,他们用自己所能认知的方式在石壁上、在器皿上留下他们对生活的感知,由此我国最早的线条艺术——图腾崇拜随之形成。然而,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人们对线条艺术的认识仅存留在祭祀、礼制、“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思想之上,线条仅作为一种装饰纹样矗立在社会发展中。
  直到战国帛画《夔凤人物图》的出现,方始人们把目光聚焦在画中玲珑变换、圆润流畅的线条之上。从此,线条便开始作为一种独具美感的艺术形式被人们重新定位和审视,即从起初稚嫩、可爱、淳朴、粗略的线条,演变成后期变化形式多样、均匀有致、粗细不一、提按顿挫、轻重缓急的线条。线条艺术始终以一种坚不可摧、风雨不倒的中坚精神屹立在画坛之中。
  本文以中国晋唐时期有关记载人物画创作的三本画论为切入点,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重要指向,重点分析了顾恺之——“形神观”,谢赫——“六法”论,以及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关于人物画创作的论断。这三本画论在当时乃至现代皆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其不仅对人物画的创作具有独到见解,而且对线条的重要性也有深刻的阐述。研究画论对研究晋唐时期人物画线条的美感起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这是论文进行论述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章主要论述人物画线条的发展历程,并以时间为序纵向剖析晋唐艺术大师在线条艺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玄学思想的产生,使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清高脱俗、潇洒不群的性格基调。由此,人们对线条艺术的审美也怦然觉醒、蔚然成风,使魏晋乃至隋唐百余年间,人物画线条的发展成为历史长河中一股惊鸿巨浪,给人以震撼,影响着后世直至当今人物画的发展。其中,晋唐时期在人物画线条运用方面诞生出几位具有极高造诣的画家,其中,顾恺之“紧劲连绵”的人物画线条;吴道子“磊落逸势”的人物画线条;张萱、周昉“劲简严谨”的人物画线条以及晋唐时期石窟壁画中的人物画线条各具特色,这些线条的形成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革新”,它们的出现丰富了艺术的审美领域,使其在变化不一的线条运笔过程中赋予写照人物栩栩如生的视觉效果。
  画家笔下形态各异的人物画线条具有强烈的美感,使画面孕生出丰富的视觉感受力。本文第三章便从线条的力度美感、意象美感、律动美感和装饰美感四个角度出发,细致、深入地分析了线条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和艺术特征。
  第四章则论述了晋唐时期人物画线条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它作为一股巨浪震慑了从宋朝到当代的人物画创作,画家们在继承晋唐巅峰的基础上,吸取前人之所长,摒弃前人之所短,在人物画线条的运用上敢于革新,敢于实践,使人物画领域在继晋唐之后依然涌现出一批具有各自线条表现风格的人物画家。
  “万变不离其宗”这句话点拨我们:真正好的、经得起品鉴的艺术,需要有本源思想的引领。在当代人物画的创作中,画家们只有熟悉掌握晋唐人物画线条的发展脉络,方可在不断丰富线条技法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画家们做到“从源头寻思路,觅创新之新法”,认真品味、研读艺术本源思想,从实践中体味真知,使艺术思想得到不断丰富,以便为人们创作出更具深度、令人回味的优秀人物画作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