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
【6h】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SLE血液系统损害特点,对及时正确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采用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检索2008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SLE的住院病例,共325例,伴有血液系统损害者229例。分析性别、年龄、民族、血型与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的关系;骨髓像改变;血液系统损害程度与免疫学指标关系;单药治疗、联合治疗对不同类型血液系统损害疗效;单药与联合治疗效果比较。
   结果:(1)血液系统损害以两系减少多发,其次为单纯一系减少,再次为三系减少。(2)血液系统损害男女发生率分别为80%、69.67%,差异无显著性(P>0.05)。(3)儿童、中青年、老年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分别为71.43%、70.43%、70.59%,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血液系统损害汉族、少数民族发生率分别为70.59%、69.81%,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5)血液系统损害A、B、AB、O血型发生率分别为76.47%、81.63%、91.67%、69.64%,四者无明显差异(P>0.05)。(6)血沉升高、ANA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升高、补体C3、C4降低、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分别为79.69%、81.25%、23.44%、69.14%、76.17%、58.98%、71.48%。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系统损害随着血沉增加、C3降低程度而加重。(7)33例行骨髓形态学检查:WBC、Hb、PLT降低者分别为16例(48.48[%])、27例(81.82[%])、27例(81.82[%]);骨髓粒系、红系、巨核系受抑者分别为5例(15.15[%])、10例(30.3[%])、11例(33.33[%]),骨髓像改变与外周血像改变无平行关系(p<0.05)。(8)229例血液系统损害患者治疗2-4周后复查血常规的有204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其中97例加用丙种球蛋白和(或)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更有效。
   结论:1.SLE血液系统损害以两系减少多见,缺乏特异性。2.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民族、血型无关。3.骨髓像变化与外周血像变化不平行,不具有特异性。4.补体C3、血沉可以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及对治疗反应评定的重要指标。5.单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治疗对多种类型血液系统损害有效,联合治疗更有效。6.对某些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血液系统损害,联合治疗亦有效。7.SLE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优于贫血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