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枣庄市医药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6h】

枣庄市医药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医药产业

2.2 产业链理论

2.3 产业集群理论

第三章 枣庄市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枣庄市医药产业宏观环境分析

3.2 枣庄市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3.3 枣庄市医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菏泽市、连云港市医药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4.1 山东省菏泽市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4.2 江苏省连云港市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第五章 枣庄市医药产业发展对策

5.1 枣庄市医药产业发展思路

5.2 枣庄市医药产业发展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是与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医药产业市场需求广阔,并以其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关联度高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直接关系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角逐的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规模总量扩张显著,在对经济增长呈现出持续性拉动作用的同时,其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当前,医药产业正处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全球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格局,给我国医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我国医药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枣庄市作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44个资源枯竭城市中唯一入选的东部地区城市,被列为中国老工业城市重点改造对象,其医药产业规模和发展实力明显落后于周边城市,处于全省17地市下游水平。但枣庄市原有的医药产业基础扎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枣庄制药工业曾经是八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枣庄医药产业发展形势好转,骨干企业逐步带动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产品种类日趋齐全,医药企业间合作增多。但是,枣庄市医药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产品线落后的中小企业处于产业淘汰升级阶段。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薄弱,医疗器械企业数量过少,规模以上企业仅1家,企业产品层次较低。生物药制剂等高附加值产品存在产业空白,医药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完备的人才引进机制,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此外,医药企业及其相关支持机构之间缺乏沟通,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少,加之有限资源被稀释和弱化的缺陷明显、资源整合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枣庄医药产业的发展。在全省医药产业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机遇期和面临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传统医药产业严峻挑战大背景下,枣庄市医药产业有何优势与机遇、选取何种发展对策就成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以国内外医药产业宏观发展环境为背景,对枣庄市医药产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目前产业现状,总结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和瓶颈,深入探索制约枣庄市医药产业发展的因素。基于产业集群、产业链等相关理论,通过 SWOT分析法,抓住枣庄市医药产业的机遇,正确看待其面临的挑战,合理利用产业发展优势、规避产业发展劣势。通过分析省内外部分地区成功经验,结合标杆城市对枣庄市的启示,以提高枣庄市医药产业集聚效应为切入点来研究枣庄市医药产业发展思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发展战略,科学制定枣庄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短、中、长期规划,并为枣庄市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刘迪;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孟强;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7;
  • 关键词

    医药产业; SWOT分析法; 竞争格局; 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