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的性别刻板效应:性别图式的调节作用
【6h】

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的性别刻板效应:性别图式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特质推理与自发特质推理

2 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

3 性别刻板印象与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

4 性别图式与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

5 问题提出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1A 9-14岁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的性别刻板效应

研究1B 9-14岁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转移的性别刻板效应

研究2A 9-14岁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的性别刻板效应:性别图式的调节作用

研究2B 9-14岁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转移的性别刻板效应:性别图式的调节作用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1 9-14 岁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和与自发特质转移的性别刻板效应及其年龄特点

2 9-14 岁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的性别刻板效应:性别图式的调节作用

3 综合2个研究探讨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的内在加工过程

4 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研究所用的特质句子及特质词

附录2 研究所用的填充句子

附录3 研究2所用的儿童性别角色问卷(中文版)(部分题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关于自发特质推理的研究表明,个体直接观察到行为者的行为时,会自发地将由行为激活的特质与行为者建立联结,认为行为者具有该特质,这一现象被称为自发特质联结(spontaneous trait association,STA);当个体从第三者那里知道行为者的行为时,也会自发地将由行为激活的特质与陈述行为的第三者(谈话者)建立联结,这一现象被称为自发特质转移(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s,STT)。作为印象形成的重要方式,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是儿童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之一,研究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发特质转移引起了研究者对二者内在加工过程的比较研究。关于二者加工过程一直存在两种观点,其一,二者同为简单联结过程;其二,自发特质联结是归因过程,自发特质转移是简单联结过程。关于二者的内在加工过程本质,至今仍无定论,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已有对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的比较研究大都以成人为被试,只有少数以儿童青少年为被试进行的发展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二者内部加工过程的本质,有必要从发展的角度,采用发展研究的方法检验已有的以成人为被试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9-14岁儿童青少年为被试,同时考察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现象。
  社会认知过程是认知者和认知对象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有必要从认知者和认知对像两个角度,考察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已有研究曾从认知对像的角度,同时考察了由行为者的社会标签(如性别)激活的社会刻板印象,对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的影响。但是这项研究并未系统地考察不同年龄个体的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过程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的发展趋势。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指出,个体在2岁左右就表现出性别刻板印象。但年龄较小的儿童对性别的认识较为僵化,童年中期他们对性别的认识又开始变得较为灵活,而到了青春期,由于性意识的觉醒其又再次僵化(Blakemore;2003;Ruble, Martin Berenbaum,2006)。然而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性别刻板印象对不同年龄个体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的影响,是否因灵活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是该领域一直未探讨的重要问题。因此本研究以9-14岁儿童青少年为被试,系统考察二者性别刻板效应的年龄特点,填补这方面的理论空白。另外,从发展的角度,系统地比较性别刻板印象对二者的影响的年龄差异,可以为比较二者的加工过程提供认知对象角度方面的证据。
  已有关于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的发展性研究中,并未从认知者的角度,对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进行比较研究。性别图式理论认为,个体根据性别维度加工信息的程度是不同的,与非图式化个体相比,图式化个体更倾向于根据性别维度加工信息,对性别信息也更敏感。有研究曾发现,性别刻板印象对不同性别图式类型个体的社会认知过程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鉴于此,本研究在研究1的基础上,考察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中的性别刻板效应,在不同性别图式个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从知觉者的角度为二者内在过程的本质提供新的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采用错误再认范式系统考察9岁、10岁、11岁、12岁、13岁、14岁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中的性别刻板效应,以及性别图式在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中的性别刻板效应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的发展情况,同时为揭示二者内在过程本质提供新的证据。
  本研究有以下主要结论:
  19-14岁儿童青少年均可以进行自发特质联结,自发特质联结的程度在9-11岁期间逐渐增强,11岁达到最高水平,之后缓慢下降;在9-14岁儿童青少年均可以进行自发特质转移,但自发特质转移的强度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9-14岁儿童青少年的自发特质联结存在性别刻板效应,且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具体表现为,与行为者行为符合其性别激活的刻板信息时,9岁组儿童的自发特质联结受到了促进,反之,9岁组儿童的自发特质联结未受到阻碍;10岁儿童的自发特质联结中不存在性别刻板效应;11岁、12岁、13岁、14岁组4个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中的性别刻板效应均表现为,行为者行为不符合其性别激活的刻板信息时,个体的自发特质联结受到了阻碍,反之,个体的自发特质联结未受到促进。
  39-14岁儿童青少年的自发特质转移中存在性别刻板效应,但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具体表现为,行为者行为与谈话者性别激活的刻板信息一致时,9-14岁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转移受到促进,反之,个体的自发特质转移受到阻碍。
  4自发特质联结中的性别刻板效应存在知觉者的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性别图式在自发特质联结中性别刻板效应中起调节作用,只有性别图式化个体的自发特质联结受到性别刻板一致性的影响,性别非图式化个体的自发特质联结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自发特质转移中的性别刻板效应不存在知觉者的个体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