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加坡政治文化与威权政治研究
【6h】

新加坡政治文化与威权政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第一章 绪 论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新加坡威权政治的研究现状

2.政治文化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新加坡威权政治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政治文化的研究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觉醒,进入了主动研究和探讨的阶段。对政治研究的实质研究

三、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一、 政治文化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二)政治文化的功能

(三)新加坡政治文化概述

二、 威权政治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治制度的概念

(二)威权政治的概念

(三)新加坡威权政治概述

(一)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的构建

(二)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的稳定

(三)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的变革

第三章 新加坡政治文化与威权政治的构建

(一)改造继承了儒家政治文化遗产中的专制思想

(二)继承了英国殖民文化遗产中的民主思想

英国的政治传统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以习惯和判例为基础的法治原则,限制王权和议会主权的宪法原则,以上、

二战后,英国殖民统治者面对新加坡国内高涨的民族运动,选择从新加坡撤退。新加坡的民族主义者为和平实现政

(三)发扬了精英文化理念

新加坡独立之后面临的巨大压力和资源的稀缺使优秀人才成为宝贵的资源,因此新加坡高度重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首先,独特的精英文化理念的形成既离不开对儒家传统文化中“选贤举能”的继承,也离不开英国殖民政治文化遗

(四)融合了东西方思想文化,形成共同价值观

新加坡重视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但也并非完全“独尊儒术”,而是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促进文化的交流

新加坡建设推行的共同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观念,对威权政治起着支撑的作用,同时渗透于国家社会生活当中,对

(五)形成了新的国家共同体主义

新加坡强调的共同体主义(Communitarianism)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共同体优先性的同时

二是国家的地位并不是中立的,而是需要积极地为人民谋福利的。共同体主义主张国家要追求社会的公共利益而非

三是依靠和谐来维持政治秩序,重视协商一致和达成共识。共同体主义强调和谐和稳定,反对西方价值体系中的争

二、 新加坡政治文化对威权政治构建的作用

(一)改造儒家政治文化遗产促成“一党独大”政党制度确立

(二)继承英国殖民文化遗产推动了议会民主制确立

新加坡在二战之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面对这种高涨的民族热情,英国当局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重建

议会民主制的政治框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立法机关的权力是由民众授予的,建立在民意基础之上,其

英国虽然在新加坡确立了议会民主制的框架,但是大部分新加坡人如华人、印度人、马来人在实践的过程中被剥夺

(三)发扬精英文化理念促成了精英治国模式形成

以精英治国,为人民谋求长远利益,是新加坡政治的特色。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崇尚精英治国理念,成为新加坡治

为贯彻精英主义和精英文化理念,推行精英治国,新加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制定良好的制度和

(四)共同价值观兴起发展了“好政府”

“好政府”是新加坡威权政治和精英政治模式中的一大特色,是其政治、经济、文化坚守的核心。李光耀认为“好

共同价值观受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融被确定下来后,反过来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促使“好政府”的成长,

新加坡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人民行动党领导下的好政府。人民行动党是好政府存在的前提,因此不需要两党执政,只

(五)新的国家共同体主义促使了“托管式民主”出现

共同体主义的出现为“托管式民主”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支撑和文化内涵。前面提到,新加坡的议会民主制

共同体主义强调共同体的优先性,国家积极地为人民谋福利,依靠和谐的社会环境维护政治秩序。这些与西方主张

第四章当代新加坡政治文化变迁与威权政治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一、当代新加坡政治文化的变迁

(一)传统儒学思想发展式微,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加深

随着新加坡出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英语逐渐成为新加坡的通用语言和主导语言,对传播西方

双语教学的兴起,儒学传统的衰落,使儒学在新加坡的发展遭遇了危机。儒学如何做到与西方文明和现代文明相融

(二)全球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公众思想意识多元分散

随着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浩浩荡荡的开展,很多威权政治国家都选择向民主国家转型,西方民主价值得

原来公众思想意识较为集中,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如今公众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分散

(三)新兴媒体时代冲击显著,精英文化价值理念衰退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产品增多,使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加坡的媒体覆盖率居世界前列

新加坡的年轻一代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政治文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年轻选民受西方民主自由观念的影响,除了要求

当然,新媒体时代的公众参与也有一定的弊端。在自媒体和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下,民众充分自由地表达观点,

(四)公民社会力量逐步增强,消解公民政治冷漠现象

随着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新加坡兴起了一些具有现代性和独立性的公民社会组织,公民社

新加坡公民社会力量增强,公民意识也不断崛起。受全球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和新媒体时代兴起的影响,民众不满足

(五)宽容性政治文化逐步形成,刚性制度不再适应发展需求

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严格掌握权力的时期内,人民行动党党领导下的政府对公众的选举具有极大的控制性和干扰性

人民行动党意识到需要打造一个开放宽容的社会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刚性的政治制度只会激化社会矛盾,引起公

二、政治文化变迁背景下威权政治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一)民主思想影响加深,威权政治制度架构受到质疑

新加坡威权政治建立初期,公众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接受儒家权威思想,让渡自己的个人权利和自由,支持

威权政治保留着议会民主制的民主形式,由选民选举产生国会议员,但是只是形式上实行民主,实质还是人民行动

另一方面,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造成“党高府低”现象。人民行动党是整个国家的权力中心,地位远高于政府行政

(二)威权政治受到民主化与现代化的冲击,面临转型的困境

20世纪80年代,一股民主化的浪潮席卷了全世界,全球化、民主化、现代化冲击了每一个国家,尤其是正处在

新加坡的威权政体饱受西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诟病,这给新加坡威权统治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民主化浪潮的冲击

(三)精英价值理念衰退,精英治国模式缺乏持续性

新加坡受新兴媒体时代的冲击,公众出现复杂多变且不确定的利益诉求,加之反对党激烈的竞争使人民行动党倍感

精英的选拨、任用以及高薪养廉问题都导致精英政治的衰落。精英治国中的精英人才的来源即精英人才的选拨和培

(四)公民社会力量增强,威权政治运行的制度化水平待提高

新加坡公民社会力量增强,公民文化得以培育,公众打破了之前的政治冷漠现象,开始思考威权政治运行的制度化

首先,权力限制力度不够。尽管新加坡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采取了制度化的限权措施,例如在国会内任用非选区

其次,好政府的制度化和持续性问题也引发关注。制度化程度低的政府不能履行职能且缺乏权威,面对政治参与意

(五)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出现危机,反对党逐步兴起和壮大

人民行动党自1968年执政以来,占据议会多数席位,在政治地位上一直保持绝对的一党独大。但进入

虽然人民行动党一直以来凭借其执政地位的优越性,在选举制度上做了很多有利于人民行动党自身的规定,而且依

第五章 当代新加坡威权政治的改革和修正

新加坡执政党和统治者在意识到政治文化的变迁影响威权政治之后,并没有任其发展,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采取

一、逐步提高威权政治的制度化水平与合法性基础

(一)复兴儒家文化、加强共同价值观,实现权力运作的制度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行动党政府在新加坡开展了复兴儒家文化的运动。随着新加坡经济水平的提

新加坡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能抛弃传统。它需要利用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抵消西方文化入

人民行动党希望借用儒家文化来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维护威权政治。新加坡威权政治受到西方民主化浪

(二)继续发挥政治精英作用,增强精英治国模式的持续性

新加坡精英文化理念的衰退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政治精英和政治领袖的指导,反而更需要挖掘精英人才的潜能,发挥

首先,政治精英作为时代的有力推手,可以通过对政策改革的主动性调整推动政治发展。2011年大选之后,李

李显龙执政时期的一大特色就是“重塑新加坡”,在这过程中也充分体现出人民行动党政府希望延续精英政治的决

(三)加强实质性民主建设,夯实威权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政治合法性是指公众对国家政权、政府治理、政治制度的认可、服从和支持,合法性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时所依靠

首先,扩大反对党参加选举的范围,减少对选民强制性投票的限制程度,允许反对党派在国会中占据部分席位。从

二、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

(一)加强对公民社会和社会团体的培养,增强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吴作栋执政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人民行动党意识到仅靠政府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新加坡需要

前面提到,政府已经为公民社会和社会团体的培养做了支持性的工作。人民行动党政府为了防止民众疏远政府、支

通过基层组织对社会实行柔性的控制,发挥基层组织在人民行动党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的桥梁作用。基层组织

(二)开放有效政治空间,为公众参与政治提供平台

新加坡建立了现代政治制度且政治制度化的水平也较高。但是政治参与程度却比较低,与政治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

早在1994年,吴作栋为了给民众的政治情感提供宣泄的途径,承认民间成立的以讨论政治为主题的“椰康餐馆

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扩大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政治现代化的最基本方面在于要使全社会的社团得以参政

三、增强反对党派的的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

(一)采用非选区制度,提高非选区议员的参政能力

威权政治中人民行动党的一党独大地位受到挑战后,开始反思如何应对反对党,以维护威权政治的高效运转。人民

国会中存在反对党,对于人民行动党改善统治、共同统治地位是有帮助的。非选区制度的实行,也使国会中始终存

(二)拓展反对党的生存发展空间

目前新加坡的政治形势对反对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都是比较有利的,在政治理性和宽容性文化的作用下,在公

人民行动党将非选区议员安排到国会当中,集中了部分选民的政治意愿和政治诉求,增强了执政党执政基础的合法

第六章 新加坡威权政治对当代其他威权国家的启示

一、国家政治制度要建立在本国国情和民情基础之上

(一)挖掘本土文化,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模式和政治制度

(二)借助政治精英,构建政治认同

(三)发展新媒体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 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充分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一)借鉴相似文化背景国家的政治制度,辩证地对待经验教训

(二)实现外来文化的适应性转化,支撑本土的政治制度形式

(三)增加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因素

三、稳定的价值观,为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一)塑造稳定的价值观

(二)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形成适合的政治制度

四、政治制度的嬗变要适应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及文化变迁

(一)政治制度需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变革的需要

(二)政治制度要在政治文化变迁的背景下进行改革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作为一个缺乏资源但却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亚洲现代化国家,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高速发展的奇迹,一直被世界所关注,这离不开其运转有效的威权政治模式,而这种威权政治的构建和运行又离不开其独特的政治文化。当前学界研究新加坡政治问题时,大多都是研究新加坡“一党独大”的特色政党制度,或者是研究威权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以及威权政治是否能向民主转型等问题,而很少有人把政治文化与威权政治的关系作为新加坡政治问题的系统研究对象。但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研究是政治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向。新加坡的威权政治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形态,具有研究价值,而其政治文化也是兼具东西方色彩,独具特色,因此值得展开研究。在当前全球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下,政治文化也发生了变迁,更多地表现出民主的特征,新加坡的威权政治形态是否会受到改变?会受到何种改变?这些都是我们试图探讨解决的问题。新加坡值得研究之处还在于它并没有为了快速恢复发展经济而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而是结合本国实际国情,尤其是政治文化的情况,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摸索出适合本国发展的威权政治模式。为了从政治文化角度展开对新加坡威权政治的探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对威权政治运转的作用和影响,深入剖析了新加坡的政治文化是如何影响威权政治发展的。 政治文化影响着政治制度的建构、稳定和变革。新加坡独特的政治文化特点也对威权政治的建构起了作用,使其形成了“一党独大”的政党制度,确立了议会民主制,形成了精英治国模式,发展了“好政府”,也促使了“托管式民主”出现。随着当代新加坡政治文化变迁,威权政治也出现了危机,表现为制度架构受质疑,制度化水平待提高,精英治国模式缺乏连续性,反对党的兴起和壮大威胁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于是,在这种状况下,威权政治开始变革修正,通过复兴儒家文化,发挥政治精英作用以及加强实质性民主建设来提高威权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和合法性基础,同时采取措施培育公民社会,还通过拓展反对党的生存发展空间来增强反对党派的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新加坡的威权政治目前来看,运行良好,能够对自身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维持其正常运转。这对当代其他威权政治国家也有很多启示,使它们能够正确认识本国国情,辩证对待外来经验,构建稳定的政治制度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政治制度要适应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变迁,特别要注重文化因素对于政治制度的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比如塑造稳定的价值观来奠定思想基础。

著录项

  • 作者

    王亚莉;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外政治制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时晓红;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新加坡; 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