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里巴巴统分结合财务管控模式研究
【6h】

阿里巴巴统分结合财务管控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财务管控模式

1.2.2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结构变革

1.2.3文献述评

1.3研究目标、内容、框架与方法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3研究框架

1.3.4研究方法

1.3.5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集团财务管控

2.1.2集权式集团财务管控

2.1.3分权制财务管控模式

2.1.4混合型财务管控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委托代理理论

2.2.2财务风险管控理论

2.2.3柔性组织理论

2.2.4组织变革理论

第三章 案例选择

3.1 行业概况

(1)网民规模

(2)产业发展规模

3.2 案例选择的典型性

3.3 阿里巴巴集团化财务管控变革的背景

3.3.1战略与组织结构发展不匹配

3.3.2 财务数据整合期限长

3.3.3 集团管控权责定位不清晰

3.3.4 子公司管理存在漏洞

第四章 阿里巴巴集团财务管控模式分析

4.1 阿里巴巴集团财务管控模式发展历程

4.1.1高度集权的财务管控体系(1999-2012)

4.1.2由集权到分权(2012-2015)

4.1.3实施“统分结合”财务管控模式(2015至今)

4.2 阿里巴巴的内控制度

4.2.1 轮岗制度

4.2.2 交流培训

4.2.3 内部沟通顺畅

4.2.4 自下而上的创新

4.3 统分结合的财务管控模式

4.3.1组织结构平台化的统分结合财务管控模式

4.3.2降低管理风险,提高数据客观性的统分结合财务管控模式

4.3.3强化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统分结合财务管控模式

第五章 统分结合财务管控模式效果分析

5.1 财务指标分析

5.1.1偿债能力分析

5.1.2营运能力分析

5.1.3盈利能力分析

5.1.4发展能力分析

5.2 非财务指标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6.2.1不足

6.2.2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呈现出跨行业、跨地域乃至跨国的集团化发展趋势,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组织架构愈益复杂,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集团化管控特别是财务管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题成为影响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控制力是大型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集团管理普遍存在过度集权或过度分权的问题,统分适度的财务管控模式成为大型企业集团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保障。 阿里巴巴集团作为新兴互联网企业集团的代表,企业规模巨大,不仅要面对企业扩张带来的管理问题,还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上的创新性和用户需求的多变性等诸多问题的考验,对其财务管控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阿里巴巴的财务管控模式在其发展历程中同样经历了集权和分权的困扰,直至基于其“大中台、小前台”的运营战略提出了统分结合的财务管控模式。 本文选择阿里巴巴做为案例进行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模式研究,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集团财务管控理论、风险管控理论,对其财务管控模式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厘清了其集权化、分权化、统分结合的三个财务管控阶段和特点,重点总结了阿里巴巴基于“大中台、小前台”的统分结合的财务管控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创新常态化的员工“轮岗”制度是阿里巴巴实行“统分结合”财务管控模式的重要前提;灵活高效、及时可靠的“中台”满足了集团快速扩张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如员工创客化、机构精简化、流程标准化、手段智能化、控制精准化、成效显著化等优势。 阿里巴巴基于“大中台、小前台”统分结合的财务管控模式对其他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基于组织再造提升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立足财务管控的统分适度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组织变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