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酸-金属纳米粒子在细胞成像分析中的研究
【6h】

核酸-金属纳米粒子在细胞成像分析中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概述

1.1.1 金纳米颗粒

1.1.2 金纳米颗粒的性质

1.2 等离子散射的影响因素

1.2.1 尺寸的影响

1.2.2 形状的影响

1.2.3粒子间距的影响

1.2.4溶剂的影响

1.3 金纳米颗粒的应用

1.4 暗场显微镜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活化等离子体金纳米粒子二聚体用于细胞表面HER2蛋白的暗场原位成像

2.1引言

2.2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材料与试剂

2.2.2仪器

2.3实验部分

2.3.1制备PEG-AuNPs

2.3.2制备Au1-N3

2.3.3制备DNA1/Au1-N3

2.3.4制备Au2-C≡C

2.3.5制备Anti-HER2/Au2-C≡C

2.3.6细胞培养

2.3.7暗场成像(DFM)检测溶液中的Cu2+

2.3.8 DFM检测细胞中的Cu+

2.3.9 DFM检测细胞内滚环复制 ( RCA ) 后Cu+的浓度

2.3.10 DFM检测细胞上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 ( HER2 )

2.4结果与讨论

2.4.1实验原理

2.4.2探针的性质

2.4.3 Cu+反应的特异性

2.4.4 Cu2+与探针之间孵育时间的优化

2.4.5检测大鼠血清中Cu2+

2.4.6 RCA的DFM成像

2.4.7 Cu2+浓度的优化

2.4.8细胞的DFM成像

2.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四嗪/反式环辛烯环加成反应AuNPs聚合物对目标物的定量可视化测试和细胞内的暗场原位成像

3.1引言

3.2实验试剂与设备

3.2.1材料和试剂

3.2.2仪器

3.3实验部分

3.3.1 PEG-AuNPs的制备

3.3.2 Au1-(E)cyclooctene的制备

3.3.3 Au2-N4的制备

3.3.4 DNA2/Au1-(E)cyclooctene的制备

3.3.5 Au3-N4的制备

3.3.6检测ATP

3.3.7细胞培养

3.3.8细胞的暗场成像 ( DFM )

3.4结果和讨论

3.4.1二聚体形成原理

3.4.2 探针的性质

3.4.3 Au1-(E)cyclooctene和Au2-N4反应时间的优化

3.4.4探针反应的特异性

3.4.5 AuNPs二聚体的表征

3.4.6 基于AuNPs聚合物检测ATP的机理

3.4.7 AuNPs聚合物的表征

3.4.8用于ATP视觉检测的AuNPs聚合物

3.4.9细胞内ATP暗场原位成像

3.5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可生物降解的MnO2纳米片的DNA酶的再循环扩增:灵敏检测细胞内微小RNA

4.1 引言

4.2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材料与试剂

4.2.2仪器

4.3实验部分

4.3.1MnO2纳米片和MnO2-DNA配合物的合成。

4.3.2体外MnO2-DNAzyme扩增检测miRNA

4.3.3 细胞的培养和制备

4.4结果与讨论

4.4.1实验原理

4.4.1实验结果分析

4.5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斐;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分析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书圣,郭英姝,李向玲;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核酸; 金属纳米粒子; 细胞;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