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筑企业风险控制研究——以A集团为例
【6h】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筑企业风险控制研究——以A集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财务共享相关概念

2.2 财务共享理论基础

(1)规模经济与分工理论

(2) 扁平化理论

(3) 流程再造理论

2.3 风险控制相关概念

第三章 财务共享模式特征及优势分析

3.1 财务共享模式的特征

3.2 财务共享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1)工作流程和组织架构的区别

(2)业务系统的技术性差异

(3)财务人员的专业性差异

(4)税务和现场工作上的区别

3.3 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

(1)高效性优势

(2)成本优势

(3)审计风控优势

第四章 A集团经营特征与风险现状分析

4.1 A集团经营特征

4.1.1 项目的分散性

4.1.2 施工的一次性

4.1.3 施工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4.1.4 组织特殊性与人员流动性

4.2 A集团风险现状分析

4.2.1 资金链风险

4.2.2 内部管理风险

4.3 风险来源与流转过程

4.3.1 来自上下游企业

4.3.2 来自企业自身

第五章 A集团财务共享实施与风控现状分析

5.1 A集团财务共享实施情况

5.1.1 A集团财务共享实施背景

5.1.2 A集团财务共享实施过程

5.2 A集团风控现状及问题分析

5.3 A集团风险控制需求分析

(1)风险控制的延伸性需求

(2)风险控制的及时性需求

(3)风险控制的全面性需求

(4)风险控制的决策支持性需求

(5)风险控制的价值性需求

第六章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建筑企业风控对策与评价

6.1 基于风控需求的FSSC功能定位与架构设计

6.2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具体风控对策

6.2.1 资金链风险的控制对策

6.2.2 内部管理风险的控制对策

6.3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风险控制效果评价

6.3.1 典型数据的比对分析

6.3.2 问卷调查分析

6.3.3 优化与改进建议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筑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许多企业集团不断扩张,规模越来越大。由于盲目扩张和管理模式陈旧带来的内部管理风险、运营成本增加、资金管理低效等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 财务共享服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在全球各行业获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这一模式在建筑类企业中还并不多见。笔者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时还发现,目前对于财务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降本增效、优化组织结构上,而对其加强管理、防控风险的作用研究较少,因此对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筑企业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对于帮助建筑企业改善其管理水平、完善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风险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财务共享模式与传统财务模式在组织结构、工作方式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筑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在为建筑企业风险控制带来新的手段、独特优势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新模式下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比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A集团为例,以建筑企业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风险控制行为和效果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开始,沿着理论研究——风险分析——现状考察——机制设计——检验优化的思路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了以下内容:(1)以A集团为代表分析建筑企业经营特点,探索企业面对的风险类型,并进一步分析风险的流转情况、影响和控制节点。(2)研究传统财务模式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在组织结构、工作流程、风险控制上的区别,结合A集团财务共享建设及其风控现状,分析财务共享模式下建筑企业风险控制的需求。(3)结合以上研究和案例分析,提出对建筑企业风险控制而言FSSC(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较为合适的组织定位,探索该模式下对各类风险进行控制的具体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财务共享有助于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但有效发挥其风控优势并避免新问题的产生,需要明确其风控职能、持续跟进风险研究和重视内部沟通。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建筑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发挥其风险控制作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