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针阵列经皮促透NGF用于皮肤感觉重建治疗的研究
【6h】

微针阵列经皮促透NGF用于皮肤感觉重建治疗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微针长度的优化

3配置NGF水凝胶

4 动物植模型制备

5 兔血清NGF含量测定

6 兔皮肤组织中NGF含量测定

7 兔皮肤组织样本免疫组化染色

8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 经微针处理后离体皮肤的微孔

2 在体皮肤NGF含量

3 血浆NGF含量变化

4 兔皮肤组织样本NGF免疫组化染色

5 兔皮肤组织样本S100免疫组化染色

讨 论

结 论

图及相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综述参考文献

综述二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微针阵列作用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经皮给药的分布、皮内和血浆药物浓度,探索NGF促进移植皮肤感觉恢复的微创给药方法。
  方法:离体兔皮:用亚甲蓝染色法观察微针阵列处理后微孔的分布和排列,冰冻切片HE染色法观察和测量微孔的深度和直径。在体研究:建立兔皮片移植模型,采用直接涂布、微针促透涂布和皮内注射给药,Elisa法检测给药6h后皮肤匀浆液和1h~6h血浆内NGF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切片中NGF的分布和神经纤维再生的情况。
  结果:离体兔皮经长度250μm、500μm和1000μm,直径150μm的微针阵列处理后,1000μm微针阵列组可见排列均匀的微孔,针道穿透角质层达到真皮浅层,平均深度、宽度和针孔数量分别为174±81μm、69±14μm和32±1,250μm和500μm微针阵列组微孔的平均深度和数量低于1000μm微针阵列组;皮片移植兔的在体研究显示,给药6h后,皮内注射组和微针促透组的皮肤组织匀浆液中NGF含量分别是22.74%和19.3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较直接涂布组(3.52%)分别高出6.46倍和5.50倍(均P<0.05)。血浆NGF峰值浓度分别是84.13±10.61pg/ml和41.69±10.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微针阵列促透组较皮内注射组持续时间长且含量稳定,直接涂布组(10.91±2.35pg/m)含量较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针促透组的真皮组织中有大量NGF存在,且分布均匀,,越靠近角质层含量越高;皮内多点注射组,注射点周围皮肤有大量的NGF聚集,分布不均匀;直接涂布给药组,NGF主要停留在皮肤角质层的表面,毛囊和腺体中有少量分布。给药30天后,移植皮肤S10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针促透组和皮内注射组可以诱导皮肤神经再生,直接涂布组未看到再生的神经纤维。
  结论:通过微针阵列在皮肤上形成的微通道,可使NGF顺利透过角质层到达真皮层,实现对NGF微创、高效的促透,促进移植皮肤感觉重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