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囊壁蛋白质组学的初步研究
【6h】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囊壁蛋白质组学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前 言

1. 细粒棘球蚴介绍

2. 细粒棘球蚴病流行状况及危害

3、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现状

4、蛋白质组学

5.本实验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 果

1. 原头蚴、囊壁双向电泳实验条件的优化

2. 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壁的双向电泳图谱结果

3.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壁各蛋白点的质谱检测结果

4.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壁的 PMF数据与蛋白质数据库的配比结果

5. 部分已鉴定的蛋白点 MASCOT 鉴定结果及肽指纹图谱

讨 论

1.细粒棘球蚴蛋白组学实验方法分析

2.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壁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结果分析

3. 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壁蛋白质的质谱检测结果分析

4.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壁的多肽数据配比结果分析

5.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壁蛋白质鉴定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综 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1.寻找出适用于研究细粒棘球蚴的蛋白组学实验方法,获得较为理想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囊壁组织的双向电泳图谱。2、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获取各蛋白点的肽指纹图谱(PMF)。3、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原头蚴、囊壁的蛋白质组分进行配比分析,了解细粒棘球蚴蛋白质的构成和种类,并将这些蛋白质进行功能划分。最终,为抗包虫病疫苗研究、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和包虫病新型药物作用靶蛋白的筛选提供研究资料。
  方法:采用研磨法处理各样本组织,并用Bradford法对其进行蛋白定量。按照样品中各蛋白质等电点和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将蛋白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分离。然后利用凝胶成像扫描仪采集并保存双向电泳图像,并使用PDQuest软件分析各蛋白点的相关数据。最后,将凝胶置于自动切胶仪中,通过软件选取切割的目标蛋白,切胶仪将自动切取、收集胶粒。胶粒需经胰蛋白酶酶解处理后,使得蛋白裂解为多个肽段。再通过MALDI-TOF的检测,获得各蛋白的肽指纹图谱(PMF)数据。将该PMF数据与各数据库中的蛋白数据相配比,并初步鉴定各蛋白组分的性质。
  结果:1.在原头蚴、囊壁组织的双向电泳图中,分别分离出233个和107个蛋白点。2.各蛋白点通过MALDI-TOF-MS检测,原头蚴和囊壁分别有106个蛋白点和42个蛋白点成功获得肽指纹图谱(PMF)。3.原头蚴蛋白点中共有23个蛋白点得以初步鉴定,包括有:○1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副肌球蛋白、动力蛋白激活蛋白。○2代谢相关酶类:过氧化物还原酶、转酮醇酶、磷脂酶A2、糖原合成酶。○3信号转导蛋白:钙结合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4物质转运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ADP/ATP运输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囊壁蛋白点中共有14个蛋白点得到初步鉴定,它们是:○1信号转导蛋白:钙结合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代谢相关酶类:过氧化物还原酶、转酮醇酶、磷脂酶A2。○3物质转运相关蛋白:细胞色素P450、脂肪酸结合蛋白、载脂蛋白A-I以及白蛋白。
  结论:1.已总结出一套适用于研究细粒棘球蚴蛋白组学的实验方案,获得质量较好的原头蚴、囊壁的双向电泳图谱,分别分离到233个及107个蛋白点。2.获取原头蚴、囊壁共计106个和42个蛋白点的肽指纹图谱以及相关数据。3.初步鉴定了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囊壁组织中的部分蛋白点,其中,原头蚴中共有23个蛋白点,囊壁中有14个蛋白点。这些蛋白可能与细粒棘球蚴运动、生长、发育、代谢调控等方面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