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损伤的MRI表现与术中颈椎间盘造影的对比研究
【6h】

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损伤的MRI表现与术中颈椎间盘造影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设备、器械、造影剂

3方法

结 果

1. 53例

2 对椎间盘造影图像分析总结,

3 术前

讨 论

1 颈椎间盘和前后纵韧带生理解剖结构及其MRI特征

2 术中颈椎间盘造影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3 MRI与椎间盘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4 颈椎间盘损伤后造影剂推注压力与注入剂量研究

5 术前MRI与术中椎间盘造影对韧带断裂、间盘损伤的差异性研究

6 关于手术范围的选择

结 论

附 图

参考文献

综 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MRI表现与手术中颈椎间盘造影表现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术中颈椎间盘造影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同时评估术前MRI的诊断价值。
  方法: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5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行前路或一期前后路手术患者,其中男45例,女8例;年龄18?74岁,平均43.7岁。致伤因素:车祸伤25例,高处坠落伤23例,重物砸伤3例,摔倒跌伤1例,其它1例。患者受伤后行MRI检查时间4小时?21天,平均3.4天。手术时间伤后平均9天进行。所有患者颈椎间盘MRI按Pearce分级[1]标准分级,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确定手术节段及手术方法后,行前路椎体复位、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或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取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部分患者先行后路复位、侧块钉、棒内固定术,再同期行前路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术中直视下对拟切除间盘及邻近间盘进行造影,并观察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损伤情况,造影后X线透视观察椎间盘及后纵韧带损伤情况,并拍照记录影像资料,造影结果按Adams椎间盘造影分类标准[2]分类,本研究共造影椎间盘150个,手术切除65个。本研究采用双盲法,术前由一名放射科主任医师阅读MRI片并判断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损伤情况,术中造影由骨科主任医师执行,同时术中探查记录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损伤情况。根据术中探查结果,分析比较造影结果及术前MRI表现,评价术中颈椎间盘造影在颈椎骨折脱位诊断治疗中的作用,并验证MRI价值。
  结果:(1)5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对150个损伤及邻近间盘进行研究,根据术前MRI表现,43个间盘异常高信号或高低混杂损伤信号,造影结果按Adams分级标准Ⅳ级8个,Ⅴ级35个;其余107个间盘MRI表现按照Pearce分级标准分级:Ⅰ型:6个,Ⅱ型:34个,Ⅲ型:40个,Ⅳ型:22个,Ⅴ型:5个。造影结果根据AdamsX线分类,裂隙型8个,破裂型35个;术中椎间盘造影的AdamsX线分类,棉球型:11个,分叶型:27个,不规则型:42个,裂隙型:17个,破裂型:10个,将两组数据采用列联表资料卡方检验,皮尔逊X2=101.454,P=0.000<0.05,故可认为造影分级与术前MRI颈椎间盘Pearce分级有显著关系,关联系数Gamma=0.782,P=0.000<0.05,两者之间有关联。(2)53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MRI诊断前纵韧带断裂24例,后纵韧带断裂9例,椎间盘损伤63个,经术中探查及术中造影诊断前纵韧带断裂33例,后纵韧带断裂18例,椎间盘损伤68个,其中MRI诊断前纵韧带断裂误诊3例,漏诊12例,敏感性63.63%,特异性85.00%;诊断后纵韧带误诊4例,漏诊13例,敏感性27.77%,特异性88.57%;诊断椎间盘损伤漏诊5个,敏感性92.64%;术中椎间盘造影诊断间盘损伤68个,经术中探查与诊断吻合,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
  结论:(1)MRI是术前诊断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韧带损伤的首选检查。(2)对经过MRI筛选后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术中颈椎间盘造影术可以明确间盘损伤程度,发现相邻节段间盘的隐匿性损伤或退变。(3)术中颈椎间盘造影是对MRI诊断有效而合理的补充,对于确定融合范围及评估术后邻近间盘退变有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