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姜试管苗根状茎诱导及根状茎形成机理研究
【6h】

生姜试管苗根状茎诱导及根状茎形成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英文缩略表

1引言

1.1生姜组织培养的意义

1.1.1生产脱毒苗

1.1.2生姜脱毒苗的快繁

1.1.3生姜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1.1.4生产生姜人工种子

1.1.5改良生姜的品质

1.2生姜组织培养形态发生的途径

1.2.1器官发生型

1.2.2胚状体发生型

1.3生姜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1生产成本高

1.3.2初代接种污染率高

1.3.3试管繁殖阶段玻璃化现象

1.3.4移栽程序繁琐和成活率低

1.3.5其它问题

1.4结论

1.4.1重视培养机理的研究

1.4.2探讨生姜植物组织培养器官形态建成的生理生化基础

1.5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2.1.1生姜茎尖

2.1.2培养条件

2.2试验方法

2.2.1生姜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2.2.2生姜根状茎诱导

2.2.3生姜根状茎诱导机理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生姜茎尖初代接种试验

3.1.1茎尖不同表面消毒方式的效果比较

3.1.2抗生素浓度对生姜茎尖初代接种污染率及分化率影响

3.1.3生姜茎尖培养初代接种培养基筛选的研究

3.2生姜继代培养研究

3.2.1模型建立与统计检验

3.2.2模型解析

3.3生姜试管苗根状茎的诱导研究

3.3.1不同蔗糖浓度对根状茎的诱导效果

3.3.2培养基激素配比对生姜试管苗根状茎诱导的效果

3.3.3 B9浓度对试管姜形成的影响

3.3.4矿质营养对试管姜形成的影响

3.3.5光周期对生姜试管姜形成的影响

3.4生姜根状茎诱导机理研究

3.4.1蔗糖浓度对生姜试管苗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3.4.2植物激素与试管苗内源激素含量及根状茎生长的关系

4讨论

5结论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该文研究了生姜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和试管苗根状茎的诱导技术,并对根状茎形态发生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用茎尖培养建立了生姜植株再生体系,获得了生姜试管苗.采用D206设计通过对不同配方培养基的培养效果进行筛选比较,得出初代接种培养成活率超过70%的MS培养基合理配方为:KT 1.59~2.49mg/l、NAA0.23~0.43mg/l、蔗糖21.08~28.62g/l.2.建立了有效的离体培养扩繁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KT、NAA和6-BA、NAA的不同浓度配比,得出KT与NAA搭配时繁殖效率明显高于6-BA与NAA搭配,且当KT2.65mg/l与NAA0.43mg/l搭配时繁殖系数最大为6.4.3.系统研究了蔗糖浓度、外源激素(KT、GA、NAA)、生长抑制剂(B9)、矿质元素以及光照时间等对生姜试管苗根状茎诱导的影响.该试验结果还表明,较高的GA/ABA、ABA/(GA+ZR+IAA)有利于试管苗根状茎平均单球重的增加,但不利于芽的分化和根状茎的诱导,从而抑制了单株根状茎重.在试管苗根状茎发育过程中,在发育前期具有较高的内源ABAi和较低的内源GAi是诱导根状茎的产生必要条件,后期较高的内源GAi和较低浓度的内源ABAi是根状茎膨大的必要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