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种质创新的研究
【6h】

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种质创新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2前人研究进展

2.1远缘杂交育种

2.2 DNA分子标记在核果类果树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3本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第一章不同处理对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效应研究

1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2.1花粉的采集、去雄及授粉

2.2不同处理对克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亲和性效应的研究

2.3李、杏属间杂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2.4李、杏属间杂交后花粉管在花柱内的生长情况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处理对克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效应研究

3.2处理柱头对克服核果类果树杂交亲和性的效应

3.3李、杏属间杂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3.4李、杏属间杂交过程中花粉管在花柱内的生长

4讨论

4.1影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因素分析

4.2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的克服方法探讨

4.3李、杏属间杂交不亲和性引起的生理生化变化

第二章李、杏属间远缘杂交种的胚培养(抢救)及杂种鉴定

1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2.1李、杏杂种胚败育时期的调查

2.2李、杏杂种胚发育情况分析

2.3李、杏杂种败育胚的胚胎学观察

2.4李、杏杂种幼胚的萌发及生长培养

2.5杂种胚培苗多丛芽诱导与增殖培养

2.6杂种胚培苗的生根培养与移栽

2.7杂种胚培苗的早期鉴定

3结果与分析

3.1李、杏杂种胚败育时期的调查

3.2李、杏杂种胚发育情况分析

3.3李、杏杂交过程中败育胚胎的观察

3.4李、杏杂种幼胚的萌发及生长培养

3.5杂种胚培苗多丛芽诱导与增殖培养

3.6李、杏属间远缘杂种胚培苗的生根及移栽

3.7李、杏属间杂种胚培苗的早期鉴定

4讨论

4.1胚抢救或胚培养技术用于果树远缘杂交育种

4.2李、杏属间远缘杂种苗期鉴定方法的评价

4.3关于本课题组提出的“三级放大”研究思路的探讨

第三章杏梅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杏梅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2.2聚类分析

2.3部分杏梅种质资源的S等位基因专一性PCR扩增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李、杏属间杂种胚的胚培养技术体系及相关图片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核果类果树的李、杏属间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对李、杏属间优良品种(早熟、优质)进行属间的远缘杂交,可以创造新的种质资源,丰富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并为进一步育种及研究提供种质.针对果树远缘杂交过程中存在的杂交不亲和性及杂种不育性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效应,并探讨了李、杏属间杂交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花粉与柱头的互作,建立了李、杏属间远缘杂种的胚培养技术体系,建立了杂种鉴定检测方法,并分析了杂种后代与其父母本之间的遗传变异及规律,最终将一批远缘杂交新种质定植于大田,同时对自然界存在的杏梅种质资源进行了RAPD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