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效率损失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效率损失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1引言

2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的历史背景与现状分析

3股权分置:理论分析

4股权分置:效率的损失

5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方案选择

6后股权分置时代完善股票市场的政策建议

7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在我国股票市场中,占股份总数大约三分之二的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人为地造成股票市场的供求矛盾,这种股份的流动性分裂现象,即股权分置现象,导致了我国股票市场功能的缺失,使得作为有效市场重要特征的流动性失去了其资源配置手段的作用。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产物,受到传统理论与思想的束缚,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本文从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现状出发,依据产权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及成本效益理论,论述了股权分置现象存在的不合理性。股权分置现象所带来的市场低效率几乎是全方位的,从公司治理结构、融资行为、股利分配机制到公司绩效,股权分置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第一,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产生了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战略行为充分体现在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决策结果之中,严重侵害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在公司的内部组织功能方面,上市公司畸形的股权结构导致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公司内部组织功能缺失;约束激励机制失效,委托—代理问题严重,代理成本较高。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经理人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尚未形成,国家作为国有股所有者的监督和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法律监督以及银行作为债权人缺乏相关信息而监督不力等原因,外部治理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较小。第二,股权融资给非流通股股东带来超额资本收益的同时,非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形成隐性收益。第三,股权分置的存在使得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机制失衡,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往往体现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而中小股东没有发言权,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第四,由于股权分置,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东利益存在失衡,表现在上市公司绩效方面就是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本文选择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由于复杂因素的存在,非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并不显著。 解决历史遗留的股权分置问题要尊重历史,尊重市场规律,循序渐进地解决,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拯救我国的股票市场,实现市场参与各方的多赢。股权分置改革是重大而又现实的选择,是对股票市场基础性的、制度性的重建,赋予非流通股流通的权利,真正实现同股同权同利,从制度上消除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市价与协议价差价的“寻租”空间。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谈判过程中,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需要基于共同的利益来寻找最优流通权价值。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谈判的过程,实际上是双方共同确定公司价值的过程,换句话说,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在于确定流通权价值,股权分置的解决过程,是一个价值的重估和确认的过程。 股权分置虽然是制约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症结”所在,但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以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强化监管职能,建设法治环境;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强投资者理念教育等,都是真正恢复股票市场功能,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必要环节。通过稳定市场预期和政策预期,加快推进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创新,充分发挥股票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进而推动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