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密集烘烤模式不同条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6h】

密集烘烤模式不同条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或缩略词说明

声明

摘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材料

2.2试验设计

2.3取样方法

2.4试验要求

2.5测定项目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密集烘烤条件下不同烟叶成熟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3.1.1不同部位烟叶成熟度外观特征观察

3.1.2烟叶成熟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

3.1.3成熟度与烤后烟叶经济性状

3.1.4不同部位烟叶成熟度对烟叶感官评吸的影响

3.2密集烘烤条件下不同变黄条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3.2.1变黄温度对烤烟烘烤过程中烟叶成分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3.2.2变黄湿度对烤烟烘烤过程中烟叶成分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3.2.3变黄时间对烤烟烘烤过程中烟叶成分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3.3密集烘烤条件下不同定色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3.3.1不同定色工艺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3.3.2不同定色工艺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3.3不同定色工艺对烟叶感官评吸的影响

4讨论

4.1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4.2不同变黄条件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4.3不同定色工艺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密集烘烤是我国当前烤烟生产中烟叶烘烤的先进形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烘烤工艺模式对烟叶成熟度的掌握,采收时期,绑烟装炉状况以及烘烤中烤房温湿度的掌握等都具有不同的要求,最终影响烟叶的质量。本试验研究了密集烘烤条件下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密集烘烤条件下不同成熟度的烟叶、不同变黄温度、变黄湿度及变黄时间等处理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差异。对不同成熟度和烘烤工艺条件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及评吸质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在密集烘烤条件下,烟叶成熟度的掌握和普通烤房有所区别,应适当提高烟叶的成熟度。随着烟叶成熟度逐渐提高,叶色变黄程度不断增大。 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的淀粉含量最高点分别出现在6~7成黄、8~9成黄、9~10成黄处,之后则逐渐下降。 烟叶成熟过程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在随烟叶成熟度的增加,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逐渐增加,到9-10成黄的时候达到最高峰,之后则逐渐下降;烟叶成熟过程中,各部位总氮和蛋白质呈缓慢下降趋势;而烟碱含量一直在缓慢升高。 通过对不同成熟度烟叶在密集烘烤条件下烟叶的化学成分、烤后经济性状、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综合分析,不同部位烟叶成熟采收标准为:下部叶以始熟采收最好;中部叶以中熟采收最好;上部叶以完熟采收最好。在密集烘烤条件下,该成熟采收标准有助于烟叶质量的提高。 2.密集烘烤中,主要变黄温度(中层温度)以38℃变黄处理的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等综合表现最优,40℃变黄处理次之,36℃变黄处理相对最差。 湿度处理以中湿处理(主要变黄相对湿度为80%)综合表现较好,高湿处理(主要变黄相对湿度为90%)次之,低湿处理(主要变黄相对湿度为70%)最差。 变黄时间处理,60h变黄处理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等各项经济性状数值优于48h和72h变黄温度处理。 综合分析,密集烘烤条件下烟叶变黄期以主要变黄温度38℃,主要变黄湿度为中湿(相对湿度为80%),变黄时间为60小时最好,表现出化学成分相对协调、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杂气较轻的感官评吸质量,且具有提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的效果。 3.定色期烘烤工艺以低温(主要定色温度为43-45度),高风速(0.15米/秒)定色效果最好,表现在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较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