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河三角洲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以垦利县为例
【6h】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河三角洲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以垦利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表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研究进展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

2.1自然地理条件

2.2社会经济条件

2.3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

2.4土地利用现状

3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处理

3.1土壤样品的采集

3.2数据处理

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特性描述性统计分析

4.1垦利县土壤特性整体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4.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盐分的变化特征分析

4.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值变化特征分析

4.5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养分和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6小结

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分析

5.1数据分布类型的正态性检验

5.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特性的半方差分析

5.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特性分布格局(Kriging插值)

5.4小结

6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采样方案的确定

6.1样本容量

6.2样点布局

7结论与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河三角洲土壤特性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广泛收集垦利县土地利用资料的基础上,对九种土地利用方式的进行实地取样,通过对样本的土壤特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产生这些变异的原因,进而反应整个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性状的空间变异规律,为黄河三角洲的土地配置、合理利用以及制订科学的农业政策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