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氮、磷水平对丹参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6h】

不同氮、磷水平对丹参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药用植物的GAP现状

1.2.2丹参的研究现状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设计

2.1.1氮肥试验

2.1.2磷肥试验

2.2主要测定内容与方法

2.2.1产量指标的测定

2.2.2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2.3植株全氮、全磷、全钾测定

2.2.4碳氮代谢指标的测定

2.2.5有效成分的测定

2.3数据处理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氮肥调控对丹参产量、品质的影响

3.1.1氮肥对丹参产量形成的影响

3.1.2氮肥对N、P、K丹参吸收分配的影响

3.1.3氮肥对丹参品质的影响

3.2磷肥调控对丹参产量、品质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磷肥对丹参产量形成的影响

3.2.2磷肥对丹参N、P、K吸收分配的影响

3.2.3磷肥对丹参品质的影响

3.3丹参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3.3.1丹参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

3.3.2田间环境因子叶温与光量子通量的日变化

3.3.3丹参叶片Pn和Pr的日变化

3.3.4丹参叶片气孔导度与细胞间隙CO2浓度的日变化

3.3.5丹参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日变化

4讨论

4.1丹参的氮肥调控

4.1.1氮肥对丹参产量的影响

4.1.2氮肥对丹参品质的影响

4.1.3氮肥对丹参氮、磷、钾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4.2丹参的磷肥调控

4.2.1磷肥对丹参产量的影响

4.2.2磷肥对丹参品质的影响

4.2.3磷肥对丹参氮、磷、钾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4.3丹参日光合变化的研究

5.结论

5.1氮肥对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2磷肥对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3丹参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本实验以丹参为材料,通过调节氮肥和磷肥两个因素,对丹参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为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氮肥对丹参产量、品质的影响 使用氮肥能够提高丹参产量,明显提高丹参根直径,促进了根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当施氮量为150 Nkg/hm2时,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39.12%。但过高的供氮水平并不利于丹参高产,当施氮量超150 Nkg/hm2时,产量开始降低。丹参对施氮肥水平的肥效反应方程为Y=3753.2+28.601X-0.1405X2,r2=0.9956。 施用氮肥提高了丹参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和产量。有效成分受氮肥的影响比较复杂,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含量随施氮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丹参素含量为施氮量150 Nkg/hm2的处理最高,对照最低:原儿茶醛产量150 Nkg/hm2最高,丹酚酸B含量对照最高。施氮肥量150 Nkg/hm2的处理在丹参酮IIA、原儿茶醛、丹酚酸B方面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分别比对照提高24.94%、33.6096和27.52%。 2.氮肥对丹参氮、磷、钾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施氮显著增加了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量,收获时,增幅分别达15.67%~30.48%、4.11%~19.35%、8.58%~39.66%。从氮素的吸收利用看,施用氮肥对丹参叶片、茎、根和生殖器官中氮含量有较显著的影响,茎、叶、花中含氮量在9月下旬之前均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根中含氮量一直升高,生育后期,地上部分氮素向根部运输不明显。从磷素的吸收利用看,收获期以前茎、叶磷素含量高于根部,收获期叶的含氮量高于根,根部含氮量高于茎。从钾素的吸收利用看,丹参茎、叶、生殖器官中钾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7月下旬开始,施氮处理茎、叶、花、根中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茎、叶、根中钾含量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收获时,花中钾含量各施氮处理间差异不大,施氮处理茎、叶、花、根中钾含量均高于对照。 3.磷肥对丹参产量、品质的影响 施磷可以提高丹参产量,提高单株根个数,提高根冠比,促进了干物质向根部的运转和分配。当施磷量为120 P2O5kg/hm2时,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39.38%。但过高的供磷水平并不利于丹参高产,当施磷量超过120 P2O5kg/hm2时,产量开始降低。丹参对施磷水平的肥效反应方程为Y=3718.4+21.714X-0.0897X2,r2=0.9949。 施用磷肥提高了丹参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和产量。磷肥对丹参的有效成分表现为正相关,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含量为施磷量120P2O5kg/hm2的处理最高。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但是产量都是120 P2O5kg/hm2最高,对照最低。施磷量120 P2O5kg/hm2的处理在丹参酮IIA、丹参素、丹酚酸B方面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产,分别比对照提高35.44%、55.27%和43.18%。 4.磷肥对丹参氮、磷、钾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施磷显著增加了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量,收获时,增幅分别达9.71%~26.22%、7.32%~22.12%、7.53%~26.53%。从氮素的吸收利用看,施用磷肥对丹参叶片、茎、根和生殖器官中氮含量有较显著的影响,茎、叶、花中含氮量在8月下旬之前均随施磷量的提高而增加,8月下旬之后含氮量开始降低,10月下旬,叶的含氮量高于根,根的含氮量高于茎;收获期,根的含氮量高于叶,叶的含氮量高于茎,说明生育后期,施磷促进茎叶光合产物向根部运输。从磷素的吸收利用看,茎和叶片中磷含量随供磷水平的提高而先升高后降低,茎和叶片中的磷素从10月下旬开始低于根。从钾素的吸收利用看,丹参生殖器官中钾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茎、叶中钾含量一直降低,根中钾含量一直上升的变化趋势:7月下旬开始,施磷处理茎、叶、花、根中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收获时,施磷处理茎、叶、花、根中钾含量均高于对照。 5.丹参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丹参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大约为97.9μmol·m-2·s-1和1100μmol·m-2·s-1。丹参叶片光合日变化曲线呈明显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10时和下午14时左右,在高光强下中午有明显“午休”现象。光系统II光化学效应(Fv/Fm)在晴天中午明显降低,说明田间丹参叶片在晴天中午经常发生光抑制,高光强和高温是发生光抑制的主要原因。自然条件下强光引起的光抑制可能是丹参叶片光合速率午间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