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免疫调节剂的筛选
【6h】

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免疫调节剂的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1.1 病原

1.1.1 分类及命名

1.1.2 形态结构

1.1.3 生物学特性

1.1.4 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1.2 流行病学

1.3 致病机理

1.4 临床症状

1.5 病理变化

1.5.1 眼观病理变化

1.5.2 病理组织学变化

1.6 诊断

1.6.1 光镜镜检

1.6.2 动物试验

1.6.3 免疫学诊断

1.6.4 分子生物学诊断

1.7 防治

1.7.1 预防

1.7.2 治疗

1.8 附红细胞体对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

1.9 黄芪多糖、左旋咪唑和防风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1.10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试验结果

3.1 红细胞感染率

3.2 血液淋巴细胞总数

3.3 血清溶菌酶活力

3.4 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

3.5 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含量

4 讨论

4.1 不同处理对红细胞感染率的影响

4.2 不同处理对血液淋巴细胞总数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对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影响

4.4 不同处理对血浆蛋白含量的影响

4.5 不同处理对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及骨髓中而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附红细胞体病不仅能引起患病动物的生长速度减慢,料肉比增加,母畜繁殖性能降低,还能引起贫血、血尿、黄疸等临床症状,甚至引起动物死亡,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相关研究表明,附红细胞体除引起动物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出现其固有的临床表现外,还能降低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使感染动物易于继发其它病原体的感染,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针对附红细胞体对机体免疫力的损伤,许多专家建议使用免疫调节剂来对此病进行辅助治疗,但选择什么免疫调节剂较好,至今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以探讨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选择被广泛认同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黄芪多糖、左旋咪唑、防风多糖作为备选免疫调节剂,筛选免疫增强效果较好的免疫调节剂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我们选取20头40日龄个体质量相近、无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5组,1~3组为试验组,4组为阳性对照组,5组为阴性对照组。1~4组人工接种附红细胞体菌血(感染率≥90%)5ml/头,5组同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试验组分别给予防风多糖溶液0.1ml/kg、黄芪多糖注射液0.1ml/kg和左旋咪唑注射液0.05ml/kg,阴性和阳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1ml/kg,连用7天。分别于第0,4,7,14天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猪红细胞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血清溶菌酶活力、淋巴细胞总数、血清总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含量。
   试验结果表明仔猪接种附红细胞体菌血后第4,7,14天,阳性对照组的红细胞感染率分别达到了9.00%,17.00%,62.75%,表明动物感染试验成功;三个免疫调节组的感染率均低于阳性对照组,且在第14天时,黄芪多糖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说明三种免疫调节剂均能降低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率。阳性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IAP含量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总数略有下降,血清溶菌酶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黄芪多糖、左旋咪唑能显著性提高感染仔猪的溶菌酶活力(P<0.05),3种免疫调节剂均能显著性提高感染仔猪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和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降低IAP的含量(P<0.05)。
   综上所述,附红细胞体能够导致感染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这可能是附红细胞体感染猪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的直接因为。本试验所选3种药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附红细胞体病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损害,提高患病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其中黄芪多糖的作用最为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