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松阿扁叶蜂生物学及滞育相关酶活性变化
【6h】

松阿扁叶蜂生物学及滞育相关酶活性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2 材料及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又名松扁叶蜂,属膜翅目Hymenoptera,扁叶蜂科Pamphiliidae,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赤松P.Densiflora、黑松P.Thunbergii、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红松P.Koraiensis等,是我国松林主要食叶害虫之一。
   该文对不同海拔高度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成虫对不同颜色黏虫板的趋性和滞育期间幼虫体内3种保护酶和2种代谢酶的比活力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松阿扁叶蜂在山东泰安徂徕山不同海拔高度均为1年1 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该虫在不同海拔高度发育进度不同。低海拔320m 处化蛹盛期在3月下旬,羽化盛期在4月中旬,产卵盛期在4月下旬,孵化盛期在5月上旬,幼虫危害期在5月上旬至5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盛期在6月上旬;而高海拔915m 处的化蛹盛期则在4月上旬,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产卵盛期在5月上旬,幼虫危害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盛期在6月中旬。该虫在低海拔处的化蛹期、羽化期、产卵期、孵化期、幼虫危害期及老熟幼虫的下树期均比高海拔处提前10d 左右。
   2.通过利用白、红、黄、绿、蓝、紫、黑7种不同颜色的黏虫板对松阿扁叶蜂成虫进行诱集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颜色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绿色黏虫板诱虫数量最多,平均每板诱集2248.3±285.152 头;红色、黄色次之,平均每板诱集量分别为319.7±31.168头和306.7±17.401 头;紫色、白色、黑色、蓝色诱集数量较少。
   绿色黏虫板在东、西、南、北4个不同方向上的诱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南北方向上诱虫量最多,朝北方向平均诱虫量为1639.0±152.292 头,朝南方向上诱虫量为1219.7±72.391 头;东西方向上诱虫量较少,朝西方向上诱虫量为347.0±24.75 头,朝东方向上诱虫量为257.0±13.013 头。
   绿色黏虫板在阳坡、阴坡和山脊3 处不同位置上的诱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阳坡诱虫量最多,平均诱虫量为2353.0±95.394 头;阴坡次之,诱虫量为540.3±45.042 头;山脊处诱集数量最少,诱虫量为218.7±13.170 头。
   3.滞育期间SOD 酶的比活力呈由高—低—高的变化趋势。7月至9月份该酶比活力较高,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为458.65±3.426(U/mg),至10月份降到一年中的最低值为240.73±13.225(U/mg),11月比活力有个显著上升过程,但从11月份至翌年2月份的整个越冬过程中比活力一直保持较低值,进入3月化蛹前该酶比活力又呈显著上升趋势,数值为334.99±9.349(U/mg)。滞育期间POD 酶的比活力呈高—低—高—低—高的变化。7月至9月份该酶比活力相对较高,10月份呈现下降趋势,至11月份其比活力显著上升到全年最高值为12.50±0.559(U/mg),12月至翌年2月份一直维持较低值,最低值出现在翌年1月份为7.44±0.324(U/mg),至翌年3月份化蛹前该酶比活力又显著上升。滞育期间CAT 酶的比活力呈高—低—高的变化。自7月份至11月份,该酶的比活力一直保持较高水平,10月份比活力有个降低过程,最高值出现在11月份为75.93±2.133(U/mg),自12月至翌年2月份一直保持较低比活力,在翌年1月达到最低值48.98±1.636(U/mg),翌年3月化蛹前其比活力显著上升。
   4.滞育期间海藻糖酶的比活力呈低—高—低—高的变化。7、8月份该酶的的比活力较低,在9月份显著上升到全年最高值为0.89±0.034(U/mg),在10月份之后开始下降,从11月至翌年2月份一直维持较低比活力,最低值出现在2月份为0.09±0.010(U/mg),3月份化蛹前该酶比活力又显著上升。
   滞育期间山梨醇脱氢酶比活力呈低—高—低—高的变化。7月、8月该酶比活力较低,9月、10月有所上升,11月至翌年2月份一直维持较低活力,最低比活力出现在12月份,为0.44±0.009(U/mg);至翌年2月份之后比活力开始上升,至3月份化蛹前达到最高值1.37±0.056(U/mg)。
   5.通过松阿扁叶蜂幼虫滞育期间保护酶和代谢酶比活力变化,可以将松阿扁叶蜂的滞育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7~10月份为滞育进入,第二阶段11月份至翌年2月份为滞育维持,第三阶段翌年3月份为滞育解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