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苹果砧木碳氮营养特性的研究
【6h】

不同苹果砧木碳氮营养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于2009~2011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实验站采用盆栽处理,分别以一年生平邑甜茶、八棱海棠、楸子、新疆野苹果和东北山荆子实生苗和富士嫁接苗为试材,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和13C示踪技术研究了其碳氮营养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不同砧木对硝态氮和铵态氮利用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幼苗生物量顺序为楸子>平邑甜茶>八棱海棠>新疆野苹果>东北山荆子;根系总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均以楸子最大,东北山荆子最小。5种砧木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率顺序为楸子>新疆野苹果>平邑甜茶>八棱海棠>东北山荆子,5种砧木对硝态氮的利用率均高于铵态氮利用率,并且硝态氮利用率与根尖数呈显著正相关。5种砧木植株各器官从硝态氮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Ndff)均高于从铵态氮中吸收分配到的;标记硝态氮时,楸子叶、茎和根的Ndff均最高,平邑甜茶最低;标记铵态氮时,东北山荆子叶、茎和根的Ndff均最高,新疆野苹果叶、楸子茎、平邑甜茶根最低。标记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器官中的分配均为叶>根>茎。
   2.不同砧木对不同氮素水平氮素利用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砧木的生物量、根系总表面积、总根长和根尖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品种增加的程度不同,且地上部生长量对氮素的反应比地下部更敏感。平邑甜茶的生物量最大,楸子的根系总表面积、总根长和根尖数均最大;东北山荆子的生物量、根系总表面积、总根长和根尖数均最小。不同品种的15N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的变化不同且差异显著,并与根系总表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楸子的15N利用率最高,东北山荆子的最低。N1处理中各器官从硝态氮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Ndff)从大到小顺序为根>叶>茎,N2处理中各器官的Ndff从大到小顺序为叶>根>茎。不同品种的Ndff随施氮量增加变化不同且差异显著。各品种15N均主要分配在叶中,其次是根,茎中最少。
   3.不同砧木苹果嫁接苗对13C分配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砧穗组合的生长速度,15N利用率、分配率,从Ca(15NO3)2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Ndff)和BC的分配率差异显著。富士/平邑甜茶生长最快,富士/东北山荆子生长最慢。富士/平邑甜茶对15N的利用率最高,富士/楸子最低。富士/东北山荆子叶、一年生茎、根的Ndff均最高,富士/楸子两年生茎的Ndff最高;富士/八棱海棠叶和两年生茎的Ndff最低,富士/平邑甜茶一年生茎和根的Ndff最低。15N和13C均主要分配在叶中,其次是一年生茎,两年生茎中最少;富士/东北山荆子叶中的15N和13C分配率最高,富士/平邑甜茶根中的15N和13C分配率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