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玉米类型和粒度大小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
【6h】

不同玉米类型和粒度大小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采用双因子2×2完全随机设计,探讨了玉米类型和粒度大小对肉鸡生产性能、胴体组成和养分代谢的影响。1080只罗斯308雄性肉仔鸡被随机分为四组:
   (1)粉质玉米,1.5mm粒度;
   (2)粉质玉米,3.0mm粒度;
   (3)胶质玉米,1.5mm粒度;
   (4)胶质玉米,3.0mm粒度。
   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肉鸡分期饲养,使用颗粒料。在每期日粮组成中,粉质玉米和胶质玉米的添加剂量相同,相应日粮的养分浓度也相同。结果发现:
   (1)在生长前期(1-12日龄),肉鸡喜食粉质玉米和小粒度(1.5mm)玉米(P<0.05),小粒度玉米(1.5mm)较大粒度玉米(3.0mm)显著提高肉鸡的日增重(P<0.01)。在生长后期(29-42日龄),胶质玉米较粉质玉米显著增加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P<0.05)。在生长中、后期(13-42日龄),玉米类型和粒度大小对于肉鸡的饲料转化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在13-28日龄,胶质玉米在1.5mm粒度大小时对于肉鸡饲料效率的改善优于粉质玉米;在29-42日龄,胶质玉米在3.0mm粒度大小时对于肉鸡饲料效率的改善优于粉质玉米。从生长全期(1-42日龄)来看,饲喂小粒度玉米(1.5mm)的肉鸡采食量显著高于饲喂大粒度玉米(3.0mm)的肉鸡(P<0.05),胶质玉米较粉质玉米显著提高肉鸡的日增重(P<0.05)和饲料效率(P<0.01)。
   (2)在生长前期(12日龄),小粒度(1.5mm)玉米较大粒度玉米(3.0mm)具有提高腿肌率的趋势(P=0.09)。在生长后期(42日龄),饲喂胶质玉米的肉鸡腿肌率显著高于饲喂粉质玉米的肉鸡(P<0.05)。在12日龄,胶质玉米较粉质玉米具有降低肉鸡腹脂率的趋势(P=0.05)。在42日龄,采食粉质玉米的肉鸡腹脂率显著高于采食胶质玉米的肉鸡(P<0.05),大粒度玉米(3.0mm)较小粒度玉米(1.5mm)具有提高腹脂率的趋势(P=0.09)。
   在生长前期(12日龄,P<0.05)和后期(42日龄,P<0.01),小粒度(1.5mm)玉米较大粒度玉米(3.0mm)降低腺胃比重。在42日龄,采食粉质玉米的肉鸡肌胃比重显著高于采食胶质玉米的肉鸡(P<0.05),采食小粒度玉米(1.5mm)的肉鸡肌胃比重低于采食大粒度玉米(3.0mm)的肉鸡(P<0.05)。在生长前期(12日龄,P=0.07)和后期(42日龄,P=0.09),大粒度(3.0mm)玉米较小粒度玉米(1.5mm)具有增加肠道比重的趋势。在12日龄,粉质玉米较胶质玉米具有提高肉鸡法氏囊比重的趋势(P=0.05),小粒度玉米(1.5mm)较大粒度玉米(3.0mm)具有增加肉鸡法氏囊比重的趋势(P=0.06)。
   (3)在生长前期(12日龄),饲喂胶质玉米的肉鸡血浆尿酸浓度具有高于饲喂粉质玉米的肉鸡的趋势(P=0.08)。在生长后期(42日龄),饲喂胶质玉米的肉鸡血浆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饲喂粉质玉米的肉鸡(P<0.05),饲喂大粒度玉米(3.0mm)的肉鸡血浆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饲喂小粒度玉米(1.5mm)的肉鸡(P<0.01)。此外,采食胶质玉米的肉鸡血糖浓度具有高于采食粉质玉米的肉鸡的趋势(P=0.11)。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提高日增重、改善饲料转化率、降低脂肪沉积方面,胶质玉米优于粉质玉米;在促进肌胃、法氏囊等内脏器官发育方面,胶质玉米不如粉质玉米。玉米的粒度大小对于肉鸡的消化系统发育影响较大,大颗粒玉米有助于提高肉鸡的腺胃、肌胃和肠道比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