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分析及保有量预测研究
【6h】

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分析及保有量预测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无法替代的自然资源。耕地资源数量安全是国家安全和区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耕地资源的持续减少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都构成严重威胁。耕地保有量预测是土地利用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科学的耕地保有量预测能够协调农用地与各项非农建设用地之间、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用地矛盾,达到土地利用的供需均衡,为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创造条件。
   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之一,不仅肩负着发展农业经济的重担,又承载着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的历史使命。为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对山东省的耕地进行数量分析,对未来耕地保有量做出科学预测,并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方案。这项工作对土地利用规划和耕地保护等实际工作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
   本文选取山东省耕地数量、总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等方面指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驱动力进行分析,基于粮食安全和人均耕地使用回归模型分析等数学方法,对规划目标年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法和人均耕地趋势法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各自的权重,最后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组合预测山东省的耕地保有量,并根据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的对策和建议。通过本研究主要得出结论如下:
   (1)1949-2007年间,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共计减少187.9万hm2,年均减少耕地3.24万hm2,年均递减率为0.37%,这期间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1949-1955年为耕地增加期,年平均递增率达到0.99%;1955-1961年为耕地急剧减少期,年均递减2.28%;1961-2001年为耕地缓慢减少期,年均递减0.45%;从2001年开始,虽有所增加,但耕地面积在这一时段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期。
   (2)1949-2007年间,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49年的0.192hm2/人减少到2007年的0.073hm2/人,低于全国0.092hm2/人的人均水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0.233hm2/人的水平。
   (3)采用定性分析对山东省耕地面积数量变化进行驱动力分析,探索出人口增加、自然条件、经济利益、国家政策和水土流失是数量变化的五个影响因素。其中人均耕地数量变化最直接的驱动力是人口数量变化;自然条件变化会导致耕地数量和质量、功能的变化;建设用地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导致农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国家政策是政府部门根据土地利用反映出的信号强弱做出反应的结果,国家会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结构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结构调整,它是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我省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使土壤养分库与其调蓄能力受破坏,肥力快速降低,导致土壤养分严重亏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4)采用粮食安全法和人均耕地趋势法分别对山东省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为提高预测的精度,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两种方法的权重分别为0.3和0.7,通过计算预测2020年耕地保有量应在733.3万hm2左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