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00份玉米自交系对粗缩病的抗性鉴定
【6h】

100份玉米自交系对粗缩病的抗性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玉米粗缩病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及鉴定标准

1.1 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1.2 玉米粗缩病的鉴定标准

2 发生原因分析

2.1 毒源量

2.2 玉米种植模式

2.3 地块位置

2.4 气候条件的影响

2.5 玉米品种的抗病性

2.6 农民科技意识不强

3 生产上的防治措施

3.1 选用玉米优良品种

3.2 调整播种期,以避开玉米粗缩病的高发期

3.3 适宜的田间管理,控制毒源

3.4 化学防治

3.5 推广种植新模式

4 遗传抗病性研究

4.1 种质资源的筛选

4.2 抗性的遗传

5 本文研究的目的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材料与田间试验设计

2 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结果与分析

1 玉米自交系抗病性表现

2 玉米自交系抗玉米粗缩病稳定性比较

3 自交系及杂交种抗病性的关系

4 病情指数与病株率的相关性分析

5 各年度病株率及平均病株率次数分布

6 不同类群间的差异比较

讨论

1 100份自交系的抗粗缩病表现

2 自交系抗粗缩病遗传鉴定

3、玉米抗性与种质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100份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组合进行抗玉米粗缩病的鉴定性研究,采用自然鉴定的方法,筛选出高抗粗缩病的自交系,同时确定玉米粗缩病的遗传稳定性,以期为今后的品种改良,品种选育提供材料与参考。结果如下:
   1、筛选出高抗自交系10个,分别为06HY无名1-100、X33D22♂、P10-311、Lx874-21、WM1-11221110、WM1-11221211、WM1-11221212、WM1-11222100、WM1-11223111、WM1-112411112。同时筛选出感病系84份,高感系6份。
   2、本文以病情指数与病株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于以往的玉米粗缩病严重度的评价方法,即单纯从病株率的数据确定感病的严重度,而无需重复计算病情指数,以减少工作量。
   3、筛选出了10个高抗性的玉米自交系,找出了抗性好的类群,如PB和Lancaster类群,Reid亚群为高感类群。通过对不同自交系不同类群的分析为以后的玉米品种改良以及抗粗缩病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