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几种环境因子对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6h】

几种环境因子对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 桃小食心虫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1.2 不同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代谢物质的影响

1.3 桃小食心虫人工饲养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实验种群的建立

1.3.2 饲养方法

1.3.3 饲养条件

1.4 两性生命表的研究

1.4.1 传统生命表

1.4.2 两性生命表

1.5 昆虫的耐寒性研究

1.6 桃小食心虫滞育的研究

1.7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2.材料方法

2.1 桃小食心虫种群发生动态调查

2.1.1.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体内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2.2.1 供试虫源

2.2.2 寄主植物的选取

2.2.3 取食不同寄主桃小食心虫体内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

2.2.4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桃小食心虫体内代谢物质的测定

2.3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小食心虫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

2.3.1 供试虫源

2.3.2 寄主植物的选择

2.3.3 桃小食心虫成虫、幼虫及卵的饲养

2.3.4 桃小食心虫两性生命表制作

2.3.5 数据处理

2.4 低温冷藏对桃小食心虫体内耐寒性物质的影响

2.4.1 供试虫源

2.4.2 不同低温冷藏时间桃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

2.4.3 不同低温冷藏时间桃小食心虫体内甘油含量的测定

2.4.4 不同低温冷藏时间桃小食心虫体内海藻糖含量的测定

2.4.5 不同低温冷藏时间桃小食心虫体内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4.6 数据处理

2.5 温度和光照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的影响

2.5.1 供试虫源

2.5.2 不同光照和温度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的影响

2.5.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桃小食心虫种群发生动态

3.2 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体内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3.2.1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小食心虫过冷却点、结冰点

3.2.2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小食心虫体内甘油含量

3.2.3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桃小食心虫体内海藻糖含量

3.2.4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桃小食心虫体内氨基酸含量

3.2.5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桃小食心虫体内Na+K+-ATP酶活性

3.2.6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桃小食心虫体内LDH酶活性

3.3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小食心虫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

3.3.1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小食心虫发育历期、存活率

3.3.2 桃小食心虫各项种群参数

3.2.3 桃小食心虫各龄期参数

3.4 低温冷藏对桃小食心虫体内耐寒性物质的影响

3.4.1 不同冷藏时间桃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频次分布

3.4.2 不同冷藏时间桃小食心虫体内甘油含量

3.4.3 不同冷藏时间桃小食心虫体内海藻糖含量

3.4.4 不同冷藏时间桃小食心虫体内氨基酸的含量

3.5 温度和光照对桃小食心虫滞育后发育的影响

3.5.1 不同温度光照下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出土率

3.5.2 不同温度光照下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感染率

3.5.3 不同温度光照下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的各项参数

3.5.5 不同光照下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不同天数出土动态

4.讨论

4.1 降雨对桃小食心虫成虫田间消长的影响

4.2 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主要代谢物质的影响

4.3 实验种群桃小食心虫两性生命表

4.4 低温冷藏与耐寒性的关系

4.5 温度对桃小食心虫滞育后发育的影响

5.结论

5.1 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

5.2 不同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体内代谢物质的影响

5.3 桃小食心虫不同寄主两性生命表

5.4 低温冷藏对桃小食心虫体内耐寒性物质的影响

5.5 光照和温度对桃小食心虫滞育后发育的影响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几种环境因子(寄主植物、光周期、温度)对桃小食心虫特定生物学的影响,探明了莱芜地区桃小食心虫种群发生动态及温度和降雨对其发生期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寄主植物饲喂的桃小食心虫体内代谢物质含量;运用两性生命表对不同寄主植物饲喂的桃小食心虫的生长发育及种群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低温冷藏对桃小食心虫体内耐寒性能力的影响,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了光照和温度对桃小食心虫滞育后发育的影响。
  1.2011-2012两年间对莱芜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田间消长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发现该虫在莱芜地区一年可发生1-2代,5月份降雨量影响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的出现时间以及持续时间。
  2.测定了6种寄主植物(苹果Maluspumila,杏Armeniacavulgaris,梨Pyrussorotina,大枣Ziziphusjujuba,桃Amygdaluspersica,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饲喂的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的过冷却点以及体内甘油、海藻糖、氨基酸、Na+K+-ATP酶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酶活性。结果显示: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的SCP、FP及体内主要代谢物质在不同寄主植物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取食大枣的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SCP和FP最低,甘油含量则以取食山楂的最高(12.48μg/mg),大枣次之(12.44μg/mg);海藻糖以取食大枣的含量最高(27.16μg/mg),山楂次之(19.6μg/mg),取食杏的则含量最低9.86μg/mg。6种寄主植物上的老熟幼虫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色氨酸Trp均没有检测到,取食山楂的老熟幼虫体内天冬氨酸Asp含量明显高于取食其他5种寄主植物的。超微量Na+K+-ATP酶活性测定显示取食桃的老熟幼虫活性最高(1.31U/gpro),LDH酶活性则以取食杏的最高(42.73U/gpro)。结果表明,取食大枣的桃小食心虫耐寒性最强。
  3.实验室条件下(T=26℃、L∶D=14.5∶9.5、RH=80%)研究了苹果、梨、杏饲喂的桃小食心虫两性生命表。结果发现,苹果寄主的桃小食心虫平均世代周期最短(36.81天),梨寄主上的桃小食心虫则最长(41.67天)。各龄期死亡率幼虫期最高,蛹期最低。生殖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3个寄主雌虫净生殖率(R0)以苹果最高为7.51,梨5.13,杏则为5.10;在三种寄主植物上的内禀增长率(r)分别为梨(0.041d-1)>杏(0.042d-1)>苹果(0.057d-1);周限增长率(λ)为苹果(1.06d-1)>梨(1.042d-1)>杏(1.04d-1)。结果表明,在试验所选取的寄主植物中,苹果是最优寄主。
  4.4℃低温冷藏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耐寒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冷藏期间(90d-210d)SCP和FP数值先升高后降低,210d有最小值-13.35℃和-10.58℃。频次分布表明冷藏90d与210d的数值范围较广,而中间较集中。甘油含量在冷藏初期呈上升趋势,150d最大(21.37μg/mg),海藻糖却是在4月份含量最低(21.78μg/mg)。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月份之间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最高出现在120d(3.66mg/100mg)。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体内含水量、糖蛋白、脂肪、甘油、氨基酸的变化与越冬耐寒性密切相关。
  5.桃小食心虫越冬后存活数量决定着第二年田间种群发生量,越冬代是田间重点防治阶段,明确光照和温度对越冬幼虫滞育解除后存活及发生的影响对田间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温度条件下滞育解除后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率,感染率及出土规律,结果显示,温度显著影响桃小食心虫滞育解除后幼虫的出土率、感染率以及出土时间和出土规律,光照对其影响不显著。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被白僵菌感染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而被细菌感染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出土持续时间长,出土峰较分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