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松褐天牛寄主选择特性及其幼虫生态位的研究
【6h】

松褐天牛寄主选择特性及其幼虫生态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松材线虫病发生及研究概述

1.1.1 松材线虫生物学特性

1.1.2 松材线虫形态及发育特性

1.1.3 松材线虫病症状及机制

1.1.4 防治技术

1.2 松褐天牛的研究概述

1.2.1 松褐天牛形态特征

1.2.2 松褐天牛生活史及习性

1.2.3 松褐天牛天敌种群

1.2.4 松褐天牛防治措施

1.2.5 寄主选择及分布特点的研究现状

1.3 褐梗天牛的研究概述

1.3.1 褐梗天牛生活史及习性

1.3.2 褐梗天牛防治措施

1.4 生态位理论

1.4.1 生态位概念及发展

1.4.2 生态位测度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地设置

2.3 试验材料

2.4 试验方法

2.4.1 成虫补充营养寄主选择行为观察

2.4.2 成虫产卵刻槽的调查

2.4.3 生态位调查

2.5 数据统计

2.5.1 成虫补充营养统计

2.5.2 产卵刻槽统计

2.5.3 生态位统计

3 结果分析

3.1 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寄主选择

3.1.1 室内饲养条件下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寄主选择

3.1.2 林间自然条件下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寄主选择

3.2 松褐天牛成虫产卵的寄主选择

3.2.1 在不同胸径、树高寄主上的分布规律

3.2.2 在寄主上垂直分布规律

3.2.3 在寄主上的水平分布规律

3.3 松褐天牛幼虫和褐梗天牛幼虫生态位

3.3.1 生态位宽度

3.3.2 生态位重叠

3.3.3 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

4 讨论

4.1 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习性

4.2 松褐天牛成虫产卵刻槽在树干上的分布规律

4.3 松褐天牛老熟幼虫生态位

5 结论

5.1 松褐天牛成虫对不同生长状态下的黑松枝条的取食选择

5.2 松褐天牛成虫产卵刻槽在树干上的分布规律

5.3 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老熟幼虫空间生态位

参考文献

7 附图

致谢

9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林木重要的蛀干害虫,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重要传播媒介。本文通过研究松褐天牛成虫对不同生长状态下的黑松枝条的取食的行为特点和取食量,同时研究该天牛在黑松上分布规律以及松褐天牛老熟幼虫空间生态位,利用生态学方法系统的对沿海黑松林中松褐天牛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的寄主选择行为
   室内饲养的松褐天牛成虫取食结果:对1年生枝条取食量最大,寿命最长,雌雄成虫平均取食枝皮面积分别为38.96cm2、35.26cm2,平均寿命分别为27天、25天;取食2年生枝条的量较1年生枝条少、寿命短,雌雄成虫取食的枝皮面积分别为15.61 cm2、16.11cm2,平均寿命分别为19d、20d;对3年生枝条的取食量最少,雌雄成虫平均取食面积分别为5.36cm2、7.18cm2,寿命最短只有12d;成虫不能直接取食4年生老枝,但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天牛成虫存活时间长。
   林间发现松褐天牛成虫对不同年龄枝条也有一定差异性,在1~3年生枝条上停留时间比在4年生老枝上停留时间长,补充营养多选择1~3年生枝条取食。其中从羽化第1天到第20天,取食面积不断增加,在第20天取食面积最多,达3.86cm2.头-1.d-1,之后逐渐减少。与室内测定结果一致。取食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天牛对1年生枝条的取食与2年生枝条取食量差异较显著,P<0.05,而天牛对2年生、3年生和4年生枝条的取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少量天牛在补充营养20天以后,在产卵木上可以造成取食伤口面积为0.26cm2·头-1,仅占总取食面积的2.1%,与天牛对1~4年生枝条的取食量差异较大,P<0.05。此外,在树冠南部枝条的取食面积比其他方向大,占总取食面积的30.5%。
   2、松褐天牛成虫产卵刻槽的分布规律
   在调查中发现松褐天牛成虫在松树树干的任何部位均可产卵,且在不同植株上的产卵部位具有随机性特点。总体来看,在树干的上、中、下段产卵的密度基本是均等的,仅在中段密度稍大。产卵刻槽集中分布于树干的1~2m位置,3m以上很少有刻槽分布,松褐天牛成虫产卵刻槽数量与寄主是胸径和树干高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下:天牛产卵刻槽(y)与寄主树干胸径(x)之间的关系:y=0.1727 x4-8.1411x3+128.13x2-761.34x+1481.7R2=0.907;天牛产卵刻槽(y)与黑松树高(x)之间的关系:y=136.67x4-1676.7x3+6983.3x2-11243x+5800 R2=1.000。胸径为9~15cm之间,树高为4~7m之间的松树最适合天牛产卵,其中在胸径9~13cm范围内产卵刻槽数量最多,寄主受害最重。在胸径>17cm或树高>7m的松树上,没有产卵刻槽分布。同时,天牛产卵多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其中南面产卵刻槽数量最多。
   3、松褐天牛与褐梗天牛老熟幼虫生态位的研究
   观察发现松褐天牛幼虫4月份的空间生态位宽度为0.841,幼虫在全株都有分布,而褐梗天牛幼虫分布在树干3m以下位置,在树干上的生态位宽度为0.640,两者存在一定差异,生态位重叠值为0.842,竞争系数为0.675。在7月份松褐天牛生态位宽度为0.544,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3m以下,褐梗天牛生态位为0.470,两者生态位重叠值为0.880,竞争系数为1.50。8月份两者都分布在树干2m以下,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500、0.420,生态位重叠值和竞争系数增大。松褐天牛在衰弱木上全株都有分布,生态位宽度比褐梗天牛分布宽。两者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04、0.360。松褐天牛在枯立木上分布在树干3m以下,与褐梗天牛分布相似,两者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53、0.4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