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禽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及联合药敏试验的研究
【6h】

禽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及联合药敏试验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称全世界大约有一半抗菌药物用于农场,其中,大多数以亚治疗剂量添加于食品和动物饲料中,以此来达到预防疾病或是促生长的目的。抗菌药物长期、广泛的不合理使用及抗菌药物选择压力等原因,使大肠杆菌耐药株不断增加、耐药谱不断扩大及多重耐药株的大量出现,耐药性的产生给防治疾病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抗菌药物在选择压力下,产生耐药性,使得耐药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且将耐药基因传其后代,形成“耐药菌库”。因此,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着眼目前养殖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用药是目前最适合的方法。其中联合用药被认为是解决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有效方法。
  因此,积极开展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将有利于遏制大肠杆菌耐药性发生发展,优化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通过联合用药有助于防治大肠杆菌病。
  本文采集了山东部分地区病禽的病料,经细菌的分离纯化,运用细菌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定临床分离菌株79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55株,通过WHO推荐的Kirby-Bauer(K-B)法测定79株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痢菌净、头孢噻肟钠、左氟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阿奇霉素、粘杆菌素和强力霉素分别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coneentration,MIC)。采用6×6棋盘法分别测定了痢菌净、头孢噻肟钠、左氟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阿奇霉素、粘杆菌素和强力霉素两两抗生素组合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
  试验结果表明,从镜检,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说明所分离临床菌株79株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临床分离的79株大肠杆菌,对红霉素耐药性非常高(100%占5个地区),对氨苄西林(100%占4个地区),对磺胺嘧啶(100%占3个地区);对多粘菌素的敏感率高达100%。其次为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仅为10.1%。另外作为第三类头孢,头孢噻肟也表现出高敏感性,耐药率为21.51%。此外,对临床中近几年来普遍使用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82.27%,79株大肠杆菌相对较敏感的喹诺酮类药物依次为洛美沙星15.19%、加替沙星20.2%、恩诺沙星21.51%、左氟沙星26.58%、诺氟沙星27.84%,链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在58%以上,为别为74.68%,62%,91.1%,89.8%,58.22%,72.15%,基本不能用于临床治疗。痢菌净,头孢噻肟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粘杆菌素,强力霉素对不同来源大肠埃希菌体外均有一定抑菌活性,其MIC值分别为16~1024μg/mL,16~128μg/mL,64~1024μg/mL,2~32μ g/mL,32~1024μ g/mL,8~512μ g/mL,64~1024μ g/mL,8~1024μ g/mL。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质控菌ATCC25922和临床分离株两药联合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不尽相同,痢菌净和新霉素呈部分协同作用(41.7%)和相加作用(58.3%);痢菌净和氟苯尼考相加作用为主(75%);强力霉素与新霉素协同作用(83.4%);强力霉素与粘杆菌素成无关作用(100%);氟苯尼考与粘杆菌素部分成协同,部分相加作用(41.7%);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部分成协同,部分相加作用(50%);头孢噻肟钠与阿奇霉素相加作用为主(58.3%);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部分相加,部分协同(5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