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产业集群的潍坊高新区区域发展研究
【6h】

基于产业集群的潍坊高新区区域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2.高新区发展和产业集群

2.1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2.2 高新区产业集群的演进途径

2.3 高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要素条件

2.4 产业集群要素的作用机制

2.5 高新区的目标和功能定位

2.6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优势

2.7 产业集群和高新区发展的相关性

2.8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

3.潍坊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3.1 潍坊高新区产业集群现状

3.1.1 经济基础

3.1.2 环境基础

3.1.3 产业布局现状

3.1.4 政策支持情况

3.2 潍坊高新区产业集聚特点

3.2.1 SWOT分析

3.2.2 总体研判

3.3 潍坊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3.3.1 集群定位及目标

3.3.2 集群产业链发展规划

3.3.3 集群规划保障体系

4.潍坊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要素

4.1 宏观层面的问题

4.2 潍坊高新区自身存在的问题

5.典型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比较

5.1 合肥汽车产业集群模式

5.2 淄博高新区模式

5.3 台湾新竹模式

6.思路和对策

6.1 基本思路

6.2 培育方案

6.3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由各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与管理,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区域,它的功能定位、结构和发展动力等方面都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发展产业集群是高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自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高新区以来,到目前共有国家级高新区88个,其中潍坊高新区是1992年国家批复的第二批国家级高新区。各地高新区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加大的成功。在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电子信息、现代通讯、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培育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高新区与产业集群的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
  一是高新区目标功能与产业集群发展密切相关。高新区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体现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显著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产业区域竞争力,与高新区建设的目标紧密相关。纵观世界上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形态、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由于区域各主题的互动关系日趋紧密,使得科技园区成为高技术综合体或柔性生产综合体,并进一步推动了大、中、小各种类型的企业群体在园区的聚集,形成了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产生了较强的区域竞争优势。因此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使高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新区的功能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来实现。
  二是高新区的结构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产业集群的核心单元是企业群和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高新区的基本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服务等,如果位于集群区域,往往也成为构成产业集群的主体要素或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通过构建主体间的联系网络和创新机制,创建本地的专有因素,是产业集群和高新区建设的共同点。此外,区域内共有的知识、技能、人才、市场、公用设施及地域的专有文化等要素本身就构成产业集群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该区域内众多创新者寻求外部性的动因。
  三是高新区的发展动力与产业集群发展密切相关。高新区的发展动力是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具有促进创新的能力,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区域创新优势是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利益来源。一方面,产业集群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扩建,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扩散,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使得新产业和新产品不断出现。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频繁的交流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使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和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多数位于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大公司或部门等较为密集的地区,其原因正是这些地区拥有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富含大量的额创新知识源。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特征。
  然而,当对比研究国外一些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经验,尤其是美国硅谷地区的成功发展模式时,发现我国高新区普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新区区际间产业结构雷同、区域内企业只是“堆积”,联系较少,集群优势难以形成、只注重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创新的软环境建设不足、区域内成长起来的企业与国际竞争力差等。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高新区的政策优势逐步淡化,如何促进和保持企业在产业区内的聚集,提高区域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是政府决策者和高新区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高新区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成熟,客观上要求我国各高新区必须按国内经济形势的新要求和新变化,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必须尽快进行产业组织的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组织创新的重要形式,研究这一体系对于我国高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