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土地形成及分布特征研究
【6h】

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土地形成及分布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河下游河道研究进展

1.2.2 黄泛风沙化土地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范围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2.3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土地形成

3.1.1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成因

3.1.2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形成的过程与范围界定

3.2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易风蚀的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及分布

3.2.1 河南黄泛风沙区土地利用状况

3.2.2 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易受风蚀的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及分布

3.3 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易蚀性土壤特征及其分布

3.3.1 土壤风蚀可蚀性分析

3.3.2 土壤类型

3.3.3 土壤质地

3.3.4 土壤粒径组成

3.3.5 易蚀性土壤界定

3.4 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易风蚀性土地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3.4.1 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易风蚀性土地分布

3.4.2 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易风蚀性土地变化特征

3.4.3 易蚀性土地范围变化原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黄河下游河道的历次决口、改道、变迁、冲积等活动塑造了大片易受风蚀的的沙丘、沙岗、冲积扇等地形,在风力及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大规模的风沙化土地,风沙危害颇为突出。但是长期以来,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化土地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时至今日,黄泛平原风沙区范围的界定仍缺少充分的依据,关于易风蚀性土地的研究更为缺乏。
  因此,本文利用黄河下游河道决口变迁的文字记载、古河道地图及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各个时期的决口、变迁过程进行系统整合,结合其对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地貌的影响分析,界定黄泛平原风沙区的特征,对黄泛平原风沙区范围的划分展开研究。同时基于TM、ALOS等遥感影像,采用非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并结合河南土壤数据进行分析,对河南黄泛平原易风蚀性土地的现状、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
  (1)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的成因主要包括历史成因、自然成因及人为影响。其中历史成因指黄河下游河道的历次决口改道形成极易侵蚀的土壤下垫面;自然成因为旱季和风速两者在时间序列上一致性;人为影响为区域内高密度人口与高强度人为活动。
  (2)根据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的区域特征制定划分原则,将开封、商丘、郑州、焦作、鹤壁、濮阳、新乡、安阳8市36个县划为黄泛平原风沙区,总面积3.72万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2.28%。
  (3)旱地为黄泛平原风沙区易受风蚀的土地利用类型。
  1990年,研究区旱地面积为17493.03km2,主要分布永城市、开封县、中牟县、滑县、商丘市、原阳县、虞城县、夏邑县、濮阳县、内黄县、长垣县、新郑市、尉氏县、柘城县、武陟县、封丘县等县。
  2000年,研究区旱地面积为10152.10km2,主要分布在永城市、滑县、延津县、开封县、长垣县、夏邑县、杞县、中牟县、兰考县、通许县、内黄县、宁陵县、尉氏县等。
  2010年,研究区旱地面积为3305.62km2,主要分布在内黄县、长垣县、开封县、濮阳县、中牟县、封丘县、清丰县、卫辉市、延津县、滑县、武陟县、浚县、濮阳市华龙区等县。
  (4)综合研究区内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粒径组成、土壤风蚀可蚀性分析等因素,确定区域内易蚀性土壤主要有8类:壤质潮土、壤质灌淤潮土、砂质灌淤潮土、砂质潮土、砂质脱潮土、砂质氯化物盐化潮土、固定草甸风沙土、半固定草甸风沙土。
  (5)研究区内易风蚀性土地是指表层土壤为易蚀性土壤的旱地。
  1990年,易风蚀性土地总面积11858.7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1.84%,占耕地总面积的37.45%,占旱地总面积的67.79%。主要分布在中牟县、开封县、滑县、原阳县、内黄县中部和南部、长垣县、尉氏县西部、虞城县、夏邑县等地。
  2000年,易风蚀性土地总面积7468.11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05%,占耕地总面积的25.32%,占旱地总面积的73.56%。主要分布在滑县、延津县、开封县、永城市北部、长垣县、杞县中部和东北部、中牟县中部、兰考县西部和北部、通许县东北部和南部、夏邑县西北部和东部、内黄县中部和西南部等地。
  2010年,易风蚀性土地总面积2359.5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34%,占耕地总面积的8.98%,占旱地总面积的71.38%。主要分布在内黄县、长垣县东南部、开封县西北部、中牟县中部、清丰县西北部、封丘县东部、滑县、延津县、濮阳县等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