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6h】

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1.5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2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2.1概念界定

2.2理论阐释

2.3本章小结

3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3.1调查说明

3.2供应链视角下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3.3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分析

3.4本章小结

4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良好质量安全实施行为的实证分析

4.1研究假设

4.2变量设定

4.3模型构建

4.4模型结果与讨论

4.5本章小结

5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良好质量安全实施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5.1 ISM解释结构模型简介

5.2 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过程

5.3解释结构模型的结果及分析

5.4本章小结

6典型案例分析5

6.1山东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6.2泰安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

6.3本章小结

7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7.1主要结论

7.2对策建议

7.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着千千万万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着整个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以及我们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41]。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方式不断优化,整体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但是陆续发生的“问题豇豆”(2010,海南)、“翻新土豆”(2011,青岛)、“甲醛白菜”(2012,杭州)、“毒生姜”(2013,潍坊)、“问题娃娃菜”(2015,聊城)等一系列事件以及日益增长的出口贸易纠纷,给广大农民、企业、乃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得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47]。
  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在蔬菜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对蔬菜质量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的实地调研,利用描述性分析、实证分析、结构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行为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以期从实证的视角客观反映当前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所然”,从规范的视角科学回答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应然”,进而为国内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意义。
  本文共分为七章:前两章为引言、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部分,该部分提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阐明了蔬菜质量安全、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和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等有关概念及相关理论。第三至第五章为质量安全行为分析部分,是论文的关键内容,基于山东省12个地市103家典型蔬菜生产加工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频数分析法对蔬菜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现状和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作了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确定了影响蔬菜生产加工企业是否实施良好质量安全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构层次。第六章为典型案例分析部分,介绍了山东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泰安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改善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对策建议以及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丰富蔬菜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同时为蔬菜生产加工企业进一步优化质量安全行为提供一定借鉴和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