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葫芦种子胎萌特性研究
【6h】

西葫芦种子胎萌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 号 说 明

1引言

1.1种子胎萌研究进展

1.1.1种子胎萌的发生时期及其生长发育途径

1.1.2与种子胎萌有关的影响因素

1.1.3胎萌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1.2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

1.2.1与种子休眠与萌发有关的影响因素

1.2.2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态学意义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的种植及采收

2.2试验指标的测定方法

2.2.1胎萌现象的观察

2.2.2胎萌率的测定

2.2.3种皮解剖结构的显微观察

2.2.4种瓜内ABA、GA含量的测定

2.3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西葫芦种子胎萌特性表现

3.2西葫芦种子胎萌机理研究

3.2.1种皮结构与种子胎萌的关系

3.2.2胎萌发生与内源激素ABA、GA的关系

4讨论

4.1西葫芦种子胎萌特性

4.2关于种皮结构对西葫芦种子胎萌的影响

4.3基因型与西葫芦种子胎萌

4.4西葫芦种子胎萌与瓜龄及后熟时间的关系

4.5西葫芦种子胎萌与种瓜内源激素ABA、GA的关系

4.6其他因素与西葫芦种子胎萌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种子是西葫芦生产、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更是籽用西葫芦品种研究的关键。为探究西葫芦种子胎萌特性,本试验以西葫芦自交系 A2、B-2、F、J、Q2、Q3、S-16-4、3、9及中国南瓜自交系 L0为试材,分别于雌花授粉后35d、45d、50d采收种瓜,然后分别进行10d、20d、30d后熟处理,并且从胎萌现象观察、胎萌率比较、种皮解剖结构观察以及种瓜内不同部位内源ABA、GA含量的动态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本试验所观察到的西葫芦种子胎萌现象属于广义的种子胎萌,即种子在脱离母体器官种瓜时于瓜内萌发的现象。
  2.本试验中,不同西葫芦自交系种子的胎萌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西葫芦种子胎萌特性与种株的基因型有关。
  3.本试验中,瓜龄35d、3个后熟时间的处理中均未观察到种子胎萌现象,而瓜龄45d、后熟30d与瓜龄50d、后熟20d和30d的处理中观察到了较高的胎萌率,说明种瓜及种子达生理成熟是西葫芦种子发生胎萌的前提条件。并且,容易发生种子胎萌的自交系F的胎萌率随种瓜及种子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大。
  4.本试验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西葫芦材料F、B-2和中国南瓜L0的种皮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胎萌特性差异较大的两个西葫芦自交系F和B-2的种皮均由5层组织细胞构成,即表皮层、下皮层、厚壁组织、薄壁组织和绿色组织层,其中厚壁组织、薄壁组织木质化程度较高,从而形成坚硬的种皮,两者种皮结构未观察到明显差异;中国南瓜材料 L0能清晰地看到3层组织细胞,即表皮层、厚壁组织、薄壁组织,且部分表皮层细胞向外突出形成表皮绒毛,而且种皮绒毛的存在及较厚的厚壁组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南瓜种子吸水及呼吸,进而阻碍了其提早萌发。以上分析初步证明,种皮结构不是导致西葫芦种子胎萌特性差异的直接因素,但种皮结构可能是造成西葫芦材料F和中国南瓜L0胎萌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5.本试验在生理水平上使用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对种瓜不同部位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分析表明:
  (1)瓜龄35d即种瓜及种子尚未达生理成熟时,在后熟处理过程中,虽然容易发生胎萌的自交系 F与不容易发生胎萌的自交系 B-2的种子内的 ABA、GA代谢水平及GA/ABA值已经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没有发生胎萌现象,这可能与ABA、GA对种子胎萌的调控尚未启动有关。
  (2)在瓜龄45d(即种瓜及种子达基本生理成熟)、后熟30d时,容易发生胎萌的自交系F种子内的ABA含量显著低于不容易发生胎萌的自交系B-2,并且F种子内的GA/ABA值显著高于 B-2,说明 F达基本生理成熟的种子发生胎萌可能与种子内 ABA含量的下降及GA/ABA值较高有关。
  (3)在整个后熟过程中,瓜龄50d(即种瓜及种子达完全生理成熟)的自交系 F种瓜的种子内GA/ABA值均高于瓜龄45d的,尤其在后熟30d时,瓜龄50d的种子内GA/ABA值极显著高于瓜龄45d的,而F在瓜龄45d后熟30d、瓜龄50d后熟20d及30d时均出现较高的胎萌率,且瓜龄50d后熟30d的处理的胎萌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发生胎萌的处理,说明种子胎萌的发生可能与其内较高的GA/ABA值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