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的变异分析及TAG13毒株在细胞传代的研究
【6h】

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的变异分析及TAG13毒株在细胞传代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鹅细小病毒生物学特征

1.1.1分类学地位及形态学特征

1.1.2分子生物学特性

1.1.3理化性质

1.1.4 培养特性

1.2 鹅细小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

1.2.1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

1.2.2易感宿主

1.2.3流行特征

1.3鹅细小病毒感染致病机理

1.4 鹅细小病毒感染的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1.4.1 临诊症状

1.4.2 病理变化

1.5鹅细小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

1.5.1病毒分离鉴定法

1.5.2 电子显微镜技术

1.5.3 血清学检测

1.5.4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5.5 鉴别诊断

1.6 鹅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措施

1.6.1 生物安全措施

1.6.2 疫苗免疫与治疗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

2.1.2 试验动物

2.1.3主要试验试剂和药品

2.1.4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2.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2.1.6 主要的试验仪器

2.2 方法

2.2.1 鹅细小病毒的分离及VP3基因的变异分析

2.2.2 TAG13毒株在细胞上传代的研究

3.结果

3.1鹅细小病毒的分离及VP3基因的变异分析

3.1.1 GPV病毒的分离

3.1.2 PCR扩增结果

3.1.3 分离株VP3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分析与比较

3.1.4 分离株潜在糖基化位点分析

3.1.5 分离株VP3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3.2 TAG13毒株在细胞上传代的研究

3.2.1 TAG13株病毒EID50的测定

3.2.2 人工感染雏鹅后的临床症状

3.2.3 人工感染后死亡雏鹅的剖检变化

3.2.4 人工感染雏鹅后病理组织学变化

3.2.5 人工感染雏鹅后抗体水平检测

3.2.6 TAG13株鹅细小病毒在GEF生长下细胞状态

3.2.7 TAG13株不同代次毒力的变化

3.2.8 不同代次细胞毒对易感雏鹅致病性

3.2.9 TAG13株不同代次病毒全基因组扩增及序列分析

4 讨论

4.1鹅细小病毒的分离及VP3基因的变异分析

4.2 TAG13毒株在细胞上传代的研究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