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NA-Seq的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产量性状QTL分析
【6h】

基于RNA-Seq的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产量性状QTL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 号 说 明

1 引言

1.1 高通量测序技术

1.2 小麦基因组测序

1.3 小麦遗传图谱构建

1.4 小麦产量和籽粒性状QTL分析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表型数据

2.3 RNA-Seq分析

2.4 转录组组装及变异分析

2.5 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亲本转录组组装

3.2 变异位点分析

3.3 遗传图谱构建

3.4 QTL分析

4 讨论

4.1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4.2 产量相关性状的QTL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产量仅次于玉米、水稻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小麦大部分产量性状为数量性状,绘制高密度遗传图谱是研究数量性状的重要手段;发掘重要性状的QTL,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克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RIL群体“山农0431×鲁麦21”176个家系为材料,进行RNA-Seq分析、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进行产量相关性状QTL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山农0431测序得到66.09 Gb的Raw reads,经处理得到65.15 Gb的Clean reads,有参比对结果为85.74%,有参组装得到234641条转录本,平均转录本长度为1599.5 bp, N50长度为2229 bp,GC含量为50.82%,无参组装得到3910条序列;鲁麦21共获得65.24 Gb的Raw reads,经处理得到64.26Gb的Clean reads,有参比对结果为86.20%,有参组装得到228827条转录本,平均转录本长度为1590.89 bp,N50长度为2225 bp, GC含量为50.91%,无参组装得到3965条序列。 (2)共筛选得到188524个标记,其中172070个SNP位点,16454个INDEL位点;132240个标记被注释到了中国春Unigene上,49201个标记被注释到亲本Unigene上, 7083个标记未被注释;整合基因型后,188524个标记分属于45996个Unigene,以基因型0/0和1/1均大于20%进行筛选后得到18274个Unigene。 (3)对18274个Unigene整合筛选得到3848个BIN用于遗传图谱的构建,该图谱包括了63个连锁群,全长11421.27 cM,覆盖21条染色体。A同源群包含有1369个BIN,23个连锁群,全长3952.25 cM(34.6%),平均遗传距离为2.89 cM;B同源群包含有1819个BIN,22个连锁群,全长5177.14 cM(45.3%),平均遗传距离为2.85 cM;D同源群包含有660个BIN,18个连锁群,全长2291.88 cM(20.1%),平均遗传距离为3.47 cM。 (4)共检测到515个加性QTL,包括1031个单一性状-环境QTL,分布在除了3DS外的其他40条染色体臂上。230个QTL表现为正加性效应,表明其增加效应来源于山农0431,285个QTL表现为负加性效应,表明其增加效应来源于鲁麦21。在检测到的515个加性QTL中,有75个QTL为RHF-QTLs,分布于除1BS、1DL、2AS、2BL、3AS、3DS、4AS、4AL、4BS、5AS、5DS、7DS和7DL染色体臂之外的 28条染色体臂上,包含了千粒重(TGW),株高(PH),穗长(SL),基部不育小穗数(BSSS),总小穗数(TSS),可育小穗数(FSS),籽粒密度(FFD),粒长(GL),粒宽(GW)和籽粒长宽比(GLW)这10个性状,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为4.40-27.83%。31个RHF-QTLs加性效应表现为正值,表明增加效应来源于山农0431,44个RHF-QTLs加性效应表现为负值,表明增加效应来源于鲁麦21。检测到34个RHF-QTLs的平均表型变异解释率均大于 10%,为稳定的主效 QTL,包含了千粒重(TGW),株高(PH),穗长(SL),基部不育小穗数(BSSS),总小穗数(TSS),可育小穗数(FSS),粒长(GL),粒宽(GW)和籽粒长宽比(GLW)9个性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