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条件对黄瓜硅吸收分配及果面蜡粉形成的影响
【6h】

环境条件对黄瓜硅吸收分配及果面蜡粉形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黄瓜果面蜡粉及其形成机制

1.2影响黄瓜果面蜡粉形成的因素

1.2.1遗传因素对蜡粉形成的影响

1.2.2环境因素对蜡粉形成的影响

1.2.3嫁接砧木对蜡粉形成的影响

1.3硅对植物的影响及其吸收转运机制

1.3.1硅对植物的影响

1.3.2植物对硅的吸收转运机制

1.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2试验设计与处理

2.2.1日光温室不同栽培季节黄瓜果面蜡粉形成比较

2.2.2环境条件对黄瓜硅吸收分配的影响

2.3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环境数据测定

2.3.2果面蜡粉量测定

2.3.3硅含量测定

2.3.4硅转运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

2.3.5蜡粉超微结构观察

2.4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日光温室不同栽培季节黄瓜果面蜡粉形成比较

3.1.1温室环境条件

3.1.2果面蜡粉量

3.1.3蜡粉超微结构

3.1.4果实硅含量

3.1.5植株硅分布特征

3.1.6叶片硅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特性

3.2环境条件对黄瓜硅吸收分配的影响

3.2.1不同器官硅含量

3.2.2不同器官硅分配特征

3.2.3不同器官硅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特性

4讨论

4.1黄瓜果面蜡粉形成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响应

4.2环境条件对黄瓜硅吸收分配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果面蜡粉量是其商品品质的重要内容。不同类型砧木嫁接的黄瓜,果面蜡粉发生情况不同;即使相同砧木和接穗,不同环境条件下蜡粉发生情况也存在差异。然而,环境条件对黄瓜果面蜡粉形成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文选用脱蜡粉能力较弱的‘云南黑籽南瓜’和脱蜡粉能力较强的‘黄诚根2号’为砧木嫁接‘山农5号’黄瓜,以自根黄瓜为对照,比较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黄瓜果面蜡粉形成、硅吸收分配以及硅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优质黄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栽培季节(冬春茬;秋冬茬)黄瓜果面蜡粉形成特点,结果表明: (1)冬春茬黄瓜果实表面蜡粉量显著高于秋冬茬;‘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果面蜡粉量最多,自根黄瓜次之,‘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最少。 (2)开花前3天,冬春茬和秋冬茬黄瓜果面蜡粉球状体数量无明显差异;商品成熟期,冬春茬黄瓜果面蜡粉球状体数量及其表面硅化层破裂程度显著大于秋冬茬。相同栽培季节,果面蜡粉球状体数量及硅化层破裂程度均以‘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最大,自根黄瓜次之,‘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最小。 (3)冬春茬黄瓜果实及各器官中硅含量、叶片硅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秋冬茬;‘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器官硅含量最高,自根黄瓜次之,‘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最低。 2.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日光温室不同栽培季节环境条件(T1:昼/夜温度28/18℃、相对湿度55/65%、光照强度600μmol·m-2·s-1; T2:昼/夜温度22/12℃、相对湿度85/95%,光照强度300μmol·m-2·s-1),研究了环境条件对黄瓜硅吸收分配和硅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1)黄瓜各器官硅含量、植株吸收硅总量及地上部硅分配比例均为T1大于T2;相同环境条件下,根系中硅的分配比例以‘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最大,自根黄瓜次之,‘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最小。 (2)黄瓜叶片硅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为T1高于T2,‘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最高,自根黄瓜次之,‘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最低。根系表达量则为T1低于T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